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搜 索
冬奥会频频C位出道,黑龙江凭什么?
2022-02-12 10:22:00 来源:东北网-极光新闻  作者:

  2月5日,四名龙江健儿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合力斩获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金牌。

  2月7日,任子威获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为中国队摘得第二金。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王濛“唠嗑式”解说冲上热搜。值得一提的是,王濛也是黑龙江人!

  历届冬奥赛场,龙江人活跃的身影无处不在。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正如王濛所说,自1980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至2018年平昌冬奥会结束,我国已获得13枚冬奥金牌,其中,有10枚都来自于短道速滑队。而这些金牌中,有9枚是由黑龙江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所获得。

  冬奥赛场频频C位出道

  黑龙江凭什么?

  良好的群众基础

  是黑龙江发展冰上运动的底气

  黑龙江,当之无愧的冬奥“冠军摇篮”。在2月4号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护送奥林匹克会旗入场的6位“老将”,其中有5位来自黑龙江。

  而我们熟悉的那些冠军,比如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大魔王”王濛、“花滑夫妇”申雪赵宏博,以及今年短道速滑队队长武大靖,都是如假包换的黑龙江人。黑龙江,为啥能成为“冠军摇篮”?因为,这里是我国开展冰雪运动最早的地方,也是参与冰雪运动人数最多的地方。

  1953年,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在哈尔滨举办,然而当时许多学校没有专业场地,只能在操场上浇水形成室外冰场。那时,黑龙江遍布野冰场。

  1953年2月,在哈尔滨八区体育场举行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超越》,讲述了中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发展史。剧中,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教练吴庆红,在一块野冰场中发掘出天才选手郑凯新,并最终站在长野冬奥会赛场上。而现实中,中国首位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罗致焕就有过在野冰场飞驰的经历。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成为了黑龙江人与冰雪之间的情感羁绊。

  电视剧《超越》剧照

  抽冰尜、打爬犁、坐雪圈……哈尔滨黛秀湖公园的冰场上,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也挡不住人们玩雪的热,73岁的朱广文是这里的常客,每天上午9点他都会和队友一起到这滑冰。“滑了10多年了,这两年室外冰场多了不少,室内场馆也免费向市民开放,各种群众体育活动特别多,前几天我在市里举办的全民上冰雪活动中,获得了大众速滑老年男子组的第三名。”朱大爷开心地介绍,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

  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黑龙江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促进冰雪运动大众化,从2016年起,黑龙江将每年的12月20日设立为“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鼓励国有冰雪体育场馆、设施有序向群众免费开放,支持各类公益性与商业性冰雪活动广泛开展。

  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钱福永表示,“连续6年开展的‘赏冰乐雪’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数千项次,带动和影响9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有效推动了群众冬季运动的普及,使黑龙江成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区。”

  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

  是黑龙江发展冰上运动的勇气

  1988年,中国短道速滑迎来第一束高光。在女子1000米决赛中,首次在冬奥会亮相的李琰以破世界记录的成绩斩获首枚金牌,可惜当时短道速滑还不是正式比赛项目。

  第15届冬奥会:李琰表演赛摘金

  2002年大杨扬在500米决赛夺金,真正意义上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冬奥,王濛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女子1000米以及3000米接力的冠军,成为短道速滑历史上首位“三冠王”。韩国平昌冬奥会,是许多人第一次认识武大靖,中国短道速滑队遭遇不公判罚,但最终,武大靖以39秒800的成绩一骑绝尘斩获男子500米决赛首金,成为中国首位男子短道速滑冠军得主。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是黑龙江人。

  多年以来,黑龙江短道速滑选手于赛场披荆斩棘,又将经验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正是因为一代代龙江健儿的顽强拼搏的传承精神,让1997年出生于哈尔滨的小将任子威,从小刻苦训练、奋勇争先。在刚刚结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任子威力克群雄,勇夺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再夺一枚金牌,为祖国人民赢得了荣誉。这也是任子威本届冬奥会获得的第二枚金牌!

  从1980首次参加冬奥会,到2022冬奥会开在家门口,中国短道终于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龙江健儿更是凭借着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为国争光!

  人才培养后继有人

  是黑龙江发展冰上运动的不竭动力

  起跑、滑行、加速……在七台河第十五小学内,孩子们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成为冬季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七台河素有“冠军之城”的美誉,这座人口不足百万的边陲小城,曾走出杨扬、王濛、范可新等10位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

  七台河市教育局艺体科科长李俊峰说,“我们将冰雪运动项目作为冬季体育课主要内容,开展速滑进课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冬季上冰不少于10课时,全市中小学校体育课程冰雪运动、冰雪体育知识开课率达到100%。形成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新路径。”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冰雪文化、参与冰雪运动,其他地市也学习七台河的人才培养方式。

  自2017年起,齐齐哈尔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联合,从开展教学、组织比赛、培养人才三方面着手,将冰雪运动融入校园日常教学中。

  “我们在示范性高中设置了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雪项目。冬季组织学生开展冰上训练,无冰期利用体育课、大课间开展轮滑和陆地模仿项目,实现‘冬冰夏练’”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副局长张彦昌介绍。随着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齐齐哈尔市创建国家和省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75所,已经拥有王嘉廉冰球希望小学17所,全市青少年校园冰球队伍达到100支。

  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地域优势,大力推进冰雪文化教育及冰雪体育运动,以冰雪赛事活动及冰雪研学实践为抓手,提升冰雪人才培养水平。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有2824所学校开设冰雪体育课程,占学校总数87.1%,参加学生人数达161.5万人。如今,黑龙江省已连续开展40余年“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为中国冰雪运动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目前,国家队中,黑龙江运动员约有百人,还有数十名黑龙江籍国家队教练员,为中国冰雪运动培养大批后备人才。

  这片黑土地

  从来不缺与冰雪共舞的勇气

  黑龙江运动健儿们

  在冬奥赛场不断

  挑战自我

  超越自我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