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光新闻报道 北京冬奥会黑龙江运动员成绩好,东北话也成为“官方语言”。让我们来一起揭秘频繁出圈的东北话,究竟有哪些魅力。
东北话正规的叫法是“东北官话”,是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吉林省、辽宁省中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主要方言,170多个市县旗,使用人口约1.2亿。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香港选手朱定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随口说出“自己国(guǒ)家举办的奥运会”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笑声一片。更是有网友调侃道,“如果蔡少芬嫁了一个东北人,普通话早讲得溜溜的了”。


香港选手的正宗东北话引发网友热评。
其实东北话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已经早有显现。很早就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入学时,宿舍里一个东北人,毕业时收获一个寝室的东北人。”为此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晓玲,梁老师告诉记者:“东北话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要归功于东北话很贴近普通话,南方人很容易听懂,也容易学。”
言简意赅无可替代
龙江籍选手高亭宇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用东北话的自我评价居然是:“自己比较隔路。”这可难为坏了在场的记者。为此,不少热心肠的东北网友充当起了翻译官,有人解释是“与众不同”,有人说是“别具一格”……

而本届冬奥会最吸睛的非王濛的“翻译”莫属,王濛用“纯正的”英语对“隔路”的翻译是“Very special”,如果觉得还不够的话,那就是“Special plus”。

东北话不仅在冬奥赛场出圈,“神十二”的航天员刘伯明更是把东北话带入了外太空,当他迈出空间站时,脱口而出的竟是一句“老亮了”。右手边光芒万丈的太阳,缺少了大气层的庇护,用“刺眼”来形容显得平庸,用“五彩斑斓”来形容又显得做作,唯独这句言简意赅的“老亮了”,是激动情绪下的最真实反映,网友也全都get到了他想表达的意思。
霸气的外表下是自信的内核
伴随着冬奥会首金的诞生,更是爆火了一名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王濛,一句“我的眼睛就是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看哈呢老弟”评论说:旁边的解说(黄健翔)根本插不上话儿。

王濛的出色表现,来源于黑龙江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语言诙谐的外在表现承载了黑龙江人的豪迈与洒脱。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龙江健儿不断地刷新纪录、不断地突破自我;赛场外,官方语言“东北话”金句频现,让全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同时,也让世界知道,在中国的北方有一片广袤富饶的土地叫黑龙江,那里的人们从冰雪中获得快乐,从冰雪中取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