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央媒看龙江丨绥芬河:342个临时党支部,既是“温馨港湾”,更是“红色堡垒”
2022-02-16 13:46:2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黑龙江频道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大叔,您别着急呀,您的困难交给我们共产党员来办,您就一切放心吧”“大娘,看看您还有什么生活用品需要采购的,我们共产党员随时帮助您”······

  党员徽章戴起来、身份亮出来、鲜艳的党旗飘起来,“关键时刻我们共产党员上”。随着一声声温馨的问候和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多日居家和隔离“抗疫”的群众心里暖暖的,党员们周到细致的服务也增强了全体市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时刻牵挂着绥芬河的疫情,举全市之力阻击疫情。自疫情防控歼灭战打响以来,绥芬河市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基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转化为疫情防控政治优势,着力构建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全面发挥临时党支部“疫”线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筑牢了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绥芬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淑玲说:“我们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342个,共5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临时党支部成为服务群众的‘温馨港湾’阻击疫情的‘红色堡垒’,全市已经形成了党群联防联控、共抗疫情的生动局面。”

  边陲小城有大爱 共产党员冲在前

  “在宾馆隔离时,我家24个月的宝宝奶粉不够喝,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是一筹莫展,经过驻地临时党支部同志多方联络,给我带来了工作人员自己家孩子的奶粉,这份温暖,让我特别的感谢呀!”说起当时的经过,这位年轻的妈妈眼圈还是红红的,充满了感激之情。

  为有效抗击疫情,深化拓展“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防疫组织体系,全面激活临时党支部“神经细胞”。在市委领导下,绥芬河市组织部门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动员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全面搭建集中、高效、统一的党建聚焦疫情防控指挥工作体系。各党(工)委闻令而动,及时组织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驻绥中省直部门、“两新”组织等,在全市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337个,组织牡丹江、穆棱、海林隔离点集中隔离党员分别成立5个临时党支部,共计342个临时党支部。各临时党支部迅速“吹哨”,全面整合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党员志愿者等工作力量,召集支部党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小城有大爱,全市2355名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冲上一线。

  一名党员一面旗 一个支部一堡垒

  “谢谢小杨了,多亏着他的照顾呀,我去医院方便多了。”王大娘患尿毒症晚期每周需要透析三次,其丈夫被隔离,同时受到交通管制的影响,只能选择步行往返医院,每次做完透析到家时已经晚上11点。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绥芬河市人民检察院临时党支部向她伸出了援手,决定由党员杨超同志负责她的就医接送和其他生活服务工作,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绥芬河市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员联户机制和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保障机制,组织每名党员联系包保10-20名群众,全面做好包保服务和日常联系工作。畅通组织部门与临时党支部书记沟通联络渠道,制定临时党支部服务台账,各临时党支部书记进入居民群,将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汇总上报,组织部门以集中认领、任务分解等方式,协调相关部门“马上办”。截止目前,共帮助居民解决买药、跑水、就医、配送物资等各类困难1509件,为年老体弱党员群众、孕产妇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核酸、就医服务210次,做到一般问题“立刻办”,特殊问题“特殊办”,不搞一刀切,切实化解群众“急难盼”,解决问题“在一线”。

  党员居民齐上阵 形成群防群控安全屏障

  夏兆春作为阜宁镇管控区内的一名党员,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了小区内核酸检测治安队、卡口巡逻组,每日协助临时党支部工作人员做好小区内日常消杀、垃圾清运、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等工作,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的带动下,一些热心乐于奉献的居民群众也参与其中,形成了党员居民齐上阵,共同构筑群防群控安全屏障。

  全市各临时党支部以行动践行初心,以实干担当使命,积极发动771名居民、离退休、在职党员组成小区卡口巡逻组282个,不间断巡查小区内是否有围挡不严、居民私自翻越栅栏、商铺私自营业等现象;成立小区核酸检测治安队282个,全力护航全市核酸检测工作;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物资配送、环境消杀等服务保障工作近2000余次,为边境口岸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安全屏障。

  冰雪逐渐消融,春的气息正迎面而来。在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绥芬河疫情防控歼灭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342个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防控“疫”线高高飘扬。

责任编辑: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