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7日讯 在14日落幕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冰球联赛(总决赛)上,首次参赛的哈工大冰球队惜败北京体育大学冰球队获得亚军。
这支由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组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冰球队,首次参赛便斩获了亚军,展现了冰球青年的实力与风采。
哈工大冰球队成绩的获得并非偶然,是齐齐哈尔市体教融合结出累累硕果的缩影。
体育强则国强,青年强则国强。齐齐哈尔市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素质培养,以冰球为特色核心,辐射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通过建设冰雪特色校园、提供专业服务、完善人才梯队等方式,持续深入推进体教融合。
构建冰雪特色学校网络——打通人才成长路径
冰球、雪地足球、速滑……每到冰雪季,总是会看到学生们在校园内开展冰雪运动的身影。齐齐哈尔市每年冰期达5个月,具有近70年的冰雪运动发展史,为冰雪特色学校建设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更是紧抓机遇,加速构建冰雪特色学校网络。
截至目前,建有全国校园冰雪特色学校19所;省、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60余所;省校园冰雪特色学校53所;兰迪女子冰球基点校2所;王嘉廉冰球希望工程项目基点校17所,成为全国最多的地市;组建中小学校园冰球队100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优秀人才。
市体育局和教育局还联合推进中考体育改革,扩大冰雪特长生中考招生规模,探索将冰雪运动项目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范围,带动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户外、走上冰场,鼓励农村、边远地区学校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冰雪运动。
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青少年体育素质
体育是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为保证体教融合取得实际效果,更好提升青少年体育素质,挖掘释放出更多青少年体育能量,市体育局连续多年无偿为青少年提供多种专业化服务。
针对大多数学校冬季项目专项体育师资配备薄弱现状,市体育局选派了专业教练员和现役优秀运动员到近百所学校指导教学。同时,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冰雪特色学校、后备人才基地的体育教师纳入体育系统业务培训中,提升专业技能,累计培训体育教师200余人,连续三年开展体育教师滑雪技能培训和比赛,共计1500人次参与。
为给青少年提供竞技平台,齐齐哈尔市连续40余年坚持组织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创建了贯穿全年的中小学冰球校际联赛、鹤城国际冰球邀请赛、北方地区青少年冰球联赛等品牌赛事,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小场地比赛,既提高了联赛效率,也扩大了参与范围。
不仅如此,全市体、教系统平均每年浇冻室外露天冰场保持在200块以上。同时,体育系统的所有专业场馆,都有计划地向周边学校分时段免费开放,尽可能保证冰雪特色学校有冰可上,大大提升了学校运动队训练效果。 2017年至今,为学校提供专业冰球装备和陆地训练装备826套、冰球刀2500双、轮滑球鞋1535双,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实现冰雪运动“启蒙”。
科学建设人才梯队——打造扎实的后备力量
青少年群体既是推动建设体育强国的后备力量,也是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的坚实基础。
齐齐哈尔市冬季体育运动项目梯队建设体系、后备力量扎实,成效明显。多年来,为国家、省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累计获得世界冠军40余次、亚洲冠军30余次、全国冠军800余次。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青训的努力,结合地域特色,齐齐哈尔市选取冰球、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优势项目纳入各级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建立了贯穿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冰球为例,U10至专业一队的人才梯队建设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全世界参赛、入选国家队、考入知名院校等情况屡见不鲜,提供了一条成长成才的选择道路。
目前,全市冰雪后备人才储备超3000人,累计输送到省队和国家队运动员近千人次,四年内夺得冰雪类大赛冠军近百项。
经过多年的努力,齐齐哈尔市校园足球、排球、冰球等项目成绩均在全省名列前茅。青少年体育人才济济,体教融合的累累硕果为青少年身体素质增强、竞技水平提升迈出了坚实脚步,也助力齐齐哈尔市青少年成长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