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以来,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无私奉献,坚守岗位,书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医院广大党员干部更是站在了防疫的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为党旗增辉添彩。哈尔滨市中医院优秀党员代表、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门阳就是其中的一位。
以下是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和同事们奔赴吉林进行抗疫工作的情况:
3月9日傍晚,刚刚结束一天紧张忙碌地工作。回家途中,我接到检验科马主任通知:因吉林省疫情形势严峻,市卫健委决定抽调委属医院核酸检测人员前往吉林市支援。接到通知后,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这既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必义不容辞前往。

从接到通知到出发集合只有短短4个小时准备时间,匆匆去学校接回女儿,安顿好家人,收拾完行囊,晚上21时,我与同行7人在哈站集合,连夜登上了开往吉林市的列车。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隔日凌晨1点。简单休息过后,10日下午,其他两个城市的支援人员到达吉林市。至此,由黑龙江省卫健委抽调,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以及大庆市三座城市各医院选派,共计60人组成的核酸检测医疗队集结完毕。

晚上,两省的碰头会上,吉林市卫健委的相关人员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吉林市目前的疫情情况,总结下来就是八个字:“形势严峻、不容乐观。”这轮疫情已经在吉林市社会面传播,几轮全民核酸检测中有大量阳性标本待复核,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聚集性传播……然而,吉林市现有的核酸检测能力严重不足,全体检测人员已经连续工作一周以上没有休息,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了解到疫情防控形势如此严峻,我省医疗队立即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将全体人员分成两组,分头支援吉林市的两个核酸检测实验基地。我作为领队,带领队员们前往吉林市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实验基地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3月11日工作正式开始,我们组30人分成3个小组,每组10人,24小时三班倒,轮流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我的轮次是凌晨2点钟开始,从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开始,所有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每个轮次都要完成10000管以上的标本制备任务。当对讲机中传来所有样本清零的消息时已是早上9点半,在近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防护服中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双手也几乎抬不起来了。后续几日的工作依然忙碌,而此时的吉林市已经成为了这次全国疫情的“震中”。

在难得的休息日,医疗队再次召开会议,成立了职能小组:感控组、宣传组、心理疏导组、物资保障组以及临时党支部组。我作为老党员,被选为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筹备援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工作。在临时党支部成立后的第一次支部大会上,我带领着医疗队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

吉林的疫情还未结束,我们的工作也在继续进行。但我坚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疫情定会褪去,吉林的“春天”也即将到来。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通讯员门阳 杨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