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守护祖国“金山银山”的人们
2022-03-20 10:33:21 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驻黑河、大兴安岭记者站  作者:王军锋 王明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上,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身处森林作业一线的“森林调查设计大队”的队员们常年出入于深山,数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每一片林间地块,用辛勤和汗水铸就绿色家园,守护着祖国的“金山银山”。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花开时。乍暖还寒时候,有这样一群人出现在祖国的北疆大兴安岭,他们就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呼中林业局森林调查设计大队的队员。

  顶着凛冽入骨的春风,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穿越四处无人的深山。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森林调查设计大队的队员们在宏伟林场7号线146林班热火朝天的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补植补造外业调查设计工作。

  深山老林无人区雪量较大,虽已是初春时节,雪深处仍可达一米多厚,偶尔还会碰到大片的冰包群,踩在上面走路特别吃力,每行进一步都要消耗大量体力,队员们的裤子常常被雪打湿半截,厚厚的积雪给外业调查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工作中,森调队员们手持GPS和平板电脑调整前进方向、区划测量面积,腰挎砍刀,手持卡尺对每一棵树木进行精准测量,涂红油设标桩定位,网格化布设样地,记录数据,为保障精度准确,对每颗树木的检尺都需要进行反复的测量。

  队员们熟练地掌握着专业技能,对林间的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地形都了如指掌,常常被称为森林中的“活地图”。森林调查设计大队的副队长告诉记者说,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森林调查员就必须要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三不怕的气概,不怕山高天险、不怕酷暑严寒、不怕林密路远。

  常年在深山密林里作业的森调人为了不耽误工期,影响调号进度,节省时间,冬季里渴了就随手捧起一把白雪放到嘴里解渴,饿了就几人在空地上笼起一把篝火,烤上几个被冻得尤如石头一般硬的冻馒头就着咸菜吃上一口,正所谓“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据介绍,呼中森林调查设计作业队员平均年龄51岁,由于深山里常常没有手机信号,队员们在山里作业时都是互相关爱、相互照顾,生怕谁在山里身体突然出现意外,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野外调查的人来说,是无法感受到森调人的艰辛,他们不言苦、不叫累,始终保持一颗森调人的初心,将一生大好时光都默默奉献给了身后的这片绿色林海,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

  由于长年在山中作业,一年365天有200多天的时间都是在山里度过,常常与家人聚少离多,对妻儿老小内心满是愧疚之情,一首森调队员的打油诗让人印象深刻,“好女不嫁森调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去,拎回一袋破衣裳”。

  然而,大兴安岭用不到3%的国土面积,肩负起中国三分之一的碳汇重任,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压舱石!大兴安岭人战天斗地、傲霜斗雪,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林间地块,他们用汗水播撒着对大森林可歌可泣的绿色赞歌!

责任编辑: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