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3日讯(记者 葛金鑫)2022年清明节前夕,哈尔滨发布通告,哈尔滨市属7家殡葬服务单位除骨灰安放需要外,暂停开展群众现场祭扫活动。为满足市民需求,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推出了代祭、共祭、云祭扫等多种祭扫服务方式。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前夕,哈尔滨市殡葬服务部门继续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了云祭扫、祈福馆等网上祭扫服务。其中,在云祭扫栏目中,不仅可以留言,还可以为逝者送上“鲜花”。祈福馆栏目下设立了社会公祭、个人建馆两个子栏目。社会公祭中市民可以通过祭忠灵、祭医者、祭师恩、祭军魂、祭英烈等选项献礼、寄语;个人建馆则可通过选择逝者“长眠”的殡仪场所,为其建立一所网上祭祀馆,不仅可以自己献礼、追思,还能与亲朋分享,在祭祀馆中共寄哀思。

据哈尔滨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今年3月开通以来,截至目前,哈尔滨殡葬微信公众号网络祭扫访问量达64837余次。网上祭扫服务已经连续三年推出,随着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方式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并选择。”

“您好,我想为亲人预定一份代祭服务”“想问一下目前代祭服务预约到几号?”……4月3日,在哈尔滨市皇山公墓管理中心,4个接受代祭服务预约的微信号响个不停。“自3月21日启动代祭预约服务以来,每日接到的代祭服务订单量都在百份以上,由于今年预约代祭服务的人数增加,负责代祭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分成多组,才能完成代祭任务。”皇山公墓代祭员杨柏林说。
擦拭墓碑,敬献鲜花,摆放祭品,诵读祭文……整个过程中,统一着装的礼仪师表情肃穆庄重,服务严谨。代祭的全过程用手机记录,发送给家属。
“2020年,哈尔滨殡葬事务服务中心推出了代祭服务,弥补了逝者家属无法到现场祭扫的遗憾。三年来,哈尔滨市殡葬部门不断对代祭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统一服务流程、统一祭品标准等,同时还通过创新,来满足逝者家属个性化的需求。”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王立军告诉记者。
三年的推广,代祭扫方式也得到了许多市民的认可。据了解,今年以来,截至4月3日,哈尔滨市属4家公墓已接受预约订单3187余份。
除了云祭扫和代祭服务,哈尔滨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今年还开展了共祭活动,各场馆工作人员将通过集体默哀、诵读祭文、敬献花环、悬挂黄丝带等方式,代表所有不能亲至现场的家属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哀思。
“清明时节,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思慰逝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的文化传统。今年清明节,哈尔滨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在松北墓区、向阳山革命公墓、皇山公墓和哈平路殡仪馆陆续开展了集体共祭活动。通过共祭活动,积极倡导丧葬礼俗文明新风尚的同时,可满足民众对逝者的告慰之情,追忆先人美德,传承精神文化。”哈尔滨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王玫说。
同时,哈尔滨市文明办、哈尔滨市民政局、哈尔滨城管局联合发出了《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哈尔滨市民安全、文明、绿色、节俭祭祀。“清明其实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象征,将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变实地实物祭扫为注重精神传承,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亲人的追思和怀念。”说起近年来祭扫方式的转变,王立军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