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讯 3月15日,一位农妇拎着一筐沉甸甸的鸡蛋来到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想感谢负责未检办案的薛志杰检察官。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让一名农妇对检察官表达谢意?4月1日,记者通过采访,还原了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

婚外生子狠心遗弃
2019年3月,孙明(化名)与张冬梅(化名)通过网络相识,见面后发生了性关系。
孙明是一名已婚男子,为了和张冬梅在一起,他对张冬梅隐瞒了已婚并育有一女的事实,与张冬梅以情侣相称,后致其怀孕。
2020年5月,张冬梅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小豆豆。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孙明心里满是恐惧,他害怕妻子知道,和母亲商量后,决定将小豆豆送养。
母子俩联系了不少人,却没有人愿意收养小豆豆,孙明和母亲便将小豆豆遗弃在了某小区门岗。
经公安机关调查,孩子是孙明和其母亲遗弃的。警方找到孙明后,小豆豆被送回孙明的身边,后来,又被孙明送到张冬梅家。
因为此次遗弃小豆豆,孙明和其母亲犯了遗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两年执行。
孩子母亲背负压力
在案件告一段落的同时,一个棘手的问题随之出现。
张冬梅有两个妹妹,父母平时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微薄的收入本就杯水车薪,再加上小豆豆,让这个家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由于生活条件差,有时张冬梅甚至给小豆豆吃过期的食物。
张冬梅未婚生子,让张家感到了巨大的“耻辱”,其自身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全家人也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为了“遮丑”,一家人一直将小豆豆放在家里,快两岁了,未曾带其出过门,也不敢去开困难证明,而此时,孙明又因犯罪而入狱。
多方合力救助小豆豆
“孩子最好能回到父母身边,可是孙明和张冬梅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一个锒铛入狱,一个又拒绝抚养。”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薛志杰说。
为了改变小豆豆生存现状,高新区人民检察院与法院、民政部门多次沟通,寻求帮助小豆豆的办法。
在法院调解下,为小豆豆从孙家争取到了两万元的抚养费;民政部门为小豆豆提供了大米、白面等生活必需品;相关部门,将张冬梅一家纳入农村低保;妇联将小豆豆录入救助系统。
为了更进一步对小豆豆进行救助,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检察官来到张冬梅家,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并以最快速度发放两万元司法救助金,保障其生活,缓解燃眉之急。
检察官在对张家进行劝说、帮助其消除心理压力外,还以视频等方式定期看望小豆豆、邮寄衣物,填补了小豆豆所失的关爱。
小豆豆被好心人收养
今年3月初,有好心人想收养小豆豆,但是因为小豆豆没有落户,所以不知道如何办理收养手续。
得知这个消息后,薛志杰立即联系当地检察机关,共同解决小豆豆的收养问题,联合民政、公安等部门,针对小豆豆的收养问题召开了座谈会。
在各方不懈努力下,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公安机关为小豆豆办理出生证明并为其落户;在收养方提交收养申请材料后,由民政部门为其办理收养手续。
案发到现在,已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小豆豆的生存和成长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地解决,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小豆豆的姥姥为表达感激之情,为薛检察官送鸡蛋的一幕。
5名儿童得到司法救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只是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人开展综合救助的一个缩影,也是大庆未检“1+1+N”一体化工作模式的突出成果。
在司法救助工作中,高新区人民检察院主动与公安、民政、妇联等社会救助部门,进行多角度沟通协作,已经成为司法救助工作的“标准动作”。
2021年以来,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已对5名留守、困境儿童开展司法救助,累计发放9万元,1件救助案件,还被评为省院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