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村坚持乡风文明建设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频共振,在泰来县各级党政组织共同努力下,在省国资委党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同乐村的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民风民俗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乡风文明焕发了新面貌。
文明需要保生存尊严。采取交叉覆盖式帮扶,脱贫成果得到保障。2021年,82户脱贫户中有2户2人享受农村特困供养社会保障扶贫政策;有49户79人享受农村贫困人口低保政策;有18户19人享受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发放定额收益,有112名建档立卡户群众,4年享受资产收益金44.67万元。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安排公益岗位,秸秆禁烧员23人,每年每人2000元;养老互助队6人,每人每年3600元;护林员5人,每人每年4003元;康洁公司2人,每人每年8400元。针对有能力参加劳务的人员给务工奖补,享受务工奖励、生活和交通补贴等政策。针对有家庭小院的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动员63户脱贫户参加庭院经济发展;脱贫户在实现经济增收同时,每户还可获得县里财政补贴300-500元。针对有一定手艺的人员安排幸福车间就业,5名脱贫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在2000元以上。

文明需要好的生存环境。加大了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发展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各级的支持下,同乐村硬化道路17.8公里,村内主干道、巷道全部实现了水泥路面硬化,真正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8个自然屯主街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长久以来困扰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建设村文化广场3处,建立了村级卫生室、配备了村医,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宽带入户率达90%。植树造林270亩,村屯道路两旁植树15390棵;购置垃圾清运车,成立村屯保洁队,全村各屯都配备了垃圾箱,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变。

文明需要好的精神面貌。以扶志扶智为核心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村民自立自强的决心信心更足。我们在贫困群众中开展了以勤劳致富能手、奉献社会模范、文明整洁家庭为内容的“三奖评”活动;在广大脱困户中开展了“脱贫不忘党恩”教育活动;在全村广泛开展了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少办等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孝心养老”活动,引导村民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扶贫助老是美德的鲜明导向;开展“帮扶干部”认领“农家小院”活动,发动和帮助脱贫户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发展庭院经济促增收,引导群众转变惰性思想,激发致富内生动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民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志愿服务作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这些文明创建活动,对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明需要口袋充实做背书。多方式创立村级产业项目,村民、村集体有了一个基本家底。2021年通过科学管理省专项扶贫资金获收益12万元、取得省国资委投资购置农机具出租收益10万元、村级光伏电站收益一年在24万左右、发展水稻规模化种植5500亩实现亩均增收600余元、带动村民种植板蓝根400亩实现亩均增收700余元、利用村15座蔬菜大棚发展村有机蔬菜规模化种植、提升“三资”管理征缴费用水平、抓好幸福车间产品销售等手段,村集体经济由过去连年入不敷出,到现在年收入突破6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8160元上升到2021年的1.73万元,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不足4000元上升到2021年的886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