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红光乡榆树村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村文明实践站,发挥志愿服务队作用,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强化规范约束、创建文明示范户的“两强化一创建”,以久久为功推动文明风尚养成。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把培育新型农民、塑造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农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村“榆树广播”建设实现全覆盖,组建由平时表现活跃、说话风趣幽默的村内“名嘴”,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等组成的播报团,及时收集最新的帮扶、惠农、文明新风等政策,采用接地气的语言播出,以论时事、讲身边案例、说“好儿媳”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突出播报倡导文明新风、普及科学知识、增强法治意识等主题,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增进道德认同。针对农村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互联网助推的网络文化等各种形态的文化现象交叉更迭、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狠抓农村舆论宣传阵地建设,以思想转变引导农户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观,不断致富、过上更好生活的干劲增强、信心提高。
二是强化规范约束。注重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自觉参与者、践行者。先后修订《榆树村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多项会议制度,把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内容纳入其中,把遵规守约情况与入党、入伍、先进评选、享受优惠政策挂钩,将移风易俗目标要求以制度形式“定下来、上墙去”,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截至目前,榆树村红白理事会共引导订婚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婚事简办等13场,为百姓节约资金10余万元。
三是深入开展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作用,挑选优秀党员、热心群众、威望突出老人及知名人士等组建成立村文明户创建工作委员会。围绕环境整洁、孝老敬亲、勤劳致富、邻里和谐、思想向上五个方面开展“五星文明户”创建活动,由委员会进行测评打分,评选结果经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进行挂牌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对五个评选方面较差农户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感动榆树人物”等评选活动,在全体村民中大力营造向上向善向好的浓厚氛围。通过正面选树和负面差评,村民争做文明户、先进典型的热情不断激发提高,为文明村风的养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立足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规范约束的同时,投入大的力气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高服务,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想方设法用先进文化占领群众的思想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