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人才汇聚 筑梦龙江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赵炜明:“引育用留”全链条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2022-07-05 13:26: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许诺 杨帆 刘星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5日讯 (记者 许诺 杨帆 刘星驰)“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人才政策60条’对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加快培养集聚各类紧缺急需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赵炜明表示,学校将发挥高校创新驱动优势,搭建中青年骨干人才快速成长阶梯,紧密结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构筑高校人才“聚集新高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主动的作为,为龙江中医药事业发展汇聚更强的人才力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赵炜明。

  聚焦政策落实精准引才融入龙江发展大局

  “人才振兴60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需求,全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不仅对人才本人精准实施各类支持政策,更在资金奖补、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用人主体的支持力度。赵炜明表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将积极对接政策部署,分析现实需求,科学制定引才规划,用好、用活、用足“人才振兴60条”中的引才政策和平台计划,大力拓宽渠道,引进一批两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学科领军人物等高层次人才。

  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获得者王喜军教授讲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高校创新驱动优势,拓宽人才招引新路径,释放人才新政新效应,厚植人才培育新沃土,全面加强育才聚才平台建设,系统融入“引人”发展大局。

  集中优势资源精准育才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振兴60条”实施“龙江战略科学家头雁支持计划”“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同步打造一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等育人载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将更大力度培养战略人才力量,既强调培育集聚中医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又要把重心放在青年人才培养上,通过大力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年中医药名医名师”,逐步拓展青年人才成长空间,支持鼓励他们挑大梁、当主角,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出彩机会。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中医药主干学科专业的同时,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结合区域医疗卫生和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融合,建好建强龙江现代中药产业学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构建人才梯队培养模式。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赵炜明表示,学校将聚焦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中青年人才等群体,加快构建“老中青”为一体的合理人才梯队,积极搭建中青年骨干人才快速成长阶梯,打造龙江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正在做实验。

  搭建平台载体精准用才大力盘活本土人才

  202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公示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名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申报的龙江现代中药产业学院成功入选。产业学院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中药学“A+”学科和中药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教学、科研、师资优势,促进“新医科”建设和“医工融合”发展,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示范性中药学类人才培养基地。

  药物植物园供学生识药认药。

  “我们坚持尊才爱才惜才,打破体制壁垒,落实办学自主权,完善各项政策和配套服务,加快构筑吸引人才的‘政策磁场’,紧密结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赵炜明表示,学校启动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标本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将坚持守正创新,以特色成果为依托,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以价值贡献为重点,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规律和岗位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鼓励支持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学校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匹配的绩效工资制度,推动收入分配向一流业绩和一流成果倾斜,产出更多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成果。

责任编辑: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