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系列报道《创新驱动新龙江》一起来看一粒小小的稻壳,如何在科技的助力下,实现华丽蜕变。

稻壳里的二氧化硅是纳米级材料,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用途广泛。但作为一项新技术,全国没有先例可循。为实现利用废弃稻壳提炼二氧化硅的目标,春华秋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黑龙江春华秋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启龙:没有借鉴的东西,靠想象去做。浸泡罐里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稻壳沉在下面,水漂在上面,我们加温以后,稻壳浸泡加重,沉在下面。

为了攻克“只出水,不出壳”的技术壁垒,企业多次奔赴南方跟相关联的企业取经。几个月的学习和改进,这套自主研发的搅拌设备,开始发挥作用。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硅产品,需要把稻壳中的碳全都净化掉,这需要制造一个特殊硫化炉。企业组织研发力量,用了8年时间,最终研发出了国内首套全球领先的燃烧设备。

黑龙江春华秋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宋超:循环燃烧后,重的再返回原燃烧室,这个过程经过三、四次之后,才能达到把碳全部去掉,已经达到了99.99%纯度最好的产品。
如今,企业用6吨稻壳可生产1吨纳米级二氧化硅高科技产品,附加值翻了5倍。因为二氧化硅有疏松性,它生产过程中的酸浸液刚好和盐碱地形成中和。今年,企业已经把产品用在肇源县的盐碱地改良上,种植水稻的地块,预计亩增产200多斤。

黑龙江春华秋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雨:我们会成立氧化硅深度研发的科研院所,未来5年,将达到年生产30万吨二氧化硅的能力,可以改造200万亩的盐碱地。在硅电负极材料其他的领域,也会产生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