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搜 索
锤炼过硬作风 锻造一流环境 哈尔滨市道里区围绕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开展“十问破冰”行动
2022-08-22 07:35:5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8月22日讯“道里区企业和投资服务局、建国街道办事处周到、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们看到了道里区招商引资的十足诚意,如此优良的营商环境、高效的工作作风,有好项目我们还要投资到道里!”说这番话的是投资2亿元、今年年初落户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创意设计产业招商项目——似水产业园负责人。翻找历史资料、走访居民职工,帮助企业选址注册;沟通部门,清理障碍,保障开工仪式举行……一个个细微小事,却件件办到了企业心坎上。这正是哈尔滨市道里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范本之一。

  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道里区将营商环境与能力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十问破冰”行动。“我们把作风建设作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开山斧’和‘先手棋’,以作风‘破冰’,引领能力‘突围’,促进环境‘优化’,为新时代道里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哈尔滨市道里区委书记董继文的话语掷地有声。

  聚焦短板靶向施策精准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和能力作风建设前提是‘树标立靶’,只有问题找得准,整改提升才能更加精准。我们对标对表‘十破十立’‘六要六不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十问破冰’行动,以问题为导向,真正实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大革新、大洗礼,营商环境的大提升、大优化,能力作风的大转变、大提高,推动道里区加快发展、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在道里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推进会议上,董继文对全区以“十问破冰”行动推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实的思路清晰且明确。

  “十问破冰”行动包括一问有没有见旗就扛、奋发有为、争先晋位的冲劲,必须下决心破除畏难情绪、等靠思想之冰;二问有没有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观念,必须下决心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之冰;

  三问有没有胸怀大局、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的视野,必须下决心破除各自为战、自说自话之冰;四问有没有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心态,必须下决心破除甘居人后、惯于躺平之冰;五问有没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必须下决心破除能干不想干、想干不会干之冰;六问有没有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必须下决心破除高枕无忧、麻痹大意之冰;七问有没有求新若渴、无中生有、敢闯敢试的精神,必须下决心破除动力不足、不求进取之冰;八问有没有躬身为民、心系群众、服务企业的情怀,必须下决心破除远离群众、脱离实际之冰;九问有没有坐而论道、拖拖拉拉、弄虚作假的症结,必须下决心破除不严不实、不精不细之冰;十问有没有如履薄冰、保持敬畏、恪守底线的清醒,必须下决心破除肆意妄为、心存侥幸之冰。

  对于行动中提出的问题,道里区同时明确,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再解放,以“四大学区”为依托,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找准“换道超车”的新路,一以贯之破藩篱、拓格局。在营商环境上再发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持续发力助企纾困,努力做强“道里效率”、做优“道里服务”、做实“道里信用”、做精“道里标准”。在能力作风上再锤炼,认真反思能力短板和问题,列出清单台账、逐项进行整改,着力解决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在作风转变上见实效,以开展“三治一创”活动,掌握情况要细、制定方案要细、配套措施要细、工作落实要细,在精准精细中提高工作质量。开展不良作风整治行动,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和群众身边“微腐败”,以严肃执纪问责除陋习、治顽疾。在组织领导上再加力,聚焦突出问题,坚持结果导向,以鲜明态度、严格要求、管用招法推进工作、取得成效。

  优化环境释放区域发展“磁力”

  在道里区工业信息科技局的指导下,通过留抵退税政策,收到退还税金300余万元,在企业采购新能源材料、产品研发等方面同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兑现、帮助企业与银行对接解决融资难题……谈起道里区近年来营商环境的变化,哈尔滨博泰包装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于长丽不由得点赞。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群众最有发言权,一些便民利企的服务看似微小,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缩影,就是这些点滴为民助企的小事情构成了和谐发展的大环境。”道里区区长周传龙说。

  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道里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与之有机结合,把活动作为转作风提效能的主要抓手和服务企业的重要载体,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千方百计为企业解痛点、疏堵点、攻难点,以能力作风建设提升环境“优良指数”,换取企业“满意指数”和“发展指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区级党政领导及各单位班子成员走流程335次,体验事项257项,发现问题198个,解决问题175个。以对标比优助力全区各相关单位精准“瘦身”,精简办理要件127个、缩短办事时限846天。截至8月5日,道里区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99.85%、跑一次率100%、不见面率93.50%、即办率77.20%,四项政务服务主要指标均列全市最优。

  各级各部门下沉企业和生产一线,以政商沙龙、“面对面”交流会等活动,构筑起“亲清”政商关系。制定出台《道里区产业创新发展政策“二十”条》汇集惠企政策,让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创新开展“惠百策、减百程、走百企、答百问、献百言、联百姻”优化营商环境“六百”行动,将企业和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打造体制顺、机制活、政策好、审批少、手续简、成本低、服务优、办事畅、效率高的优质营商环境。

  以“信易贷”开拓企业融资新渠道,全区累计注册企业68014家,成功授信334笔,授信金额60.02亿元;中央大街诚信一条街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全区累计80563家市场主体赋码,“诚信道里”品牌含金量有效提升;全省首个“出生一件事”事项在道里区试点;全市首个通过手机端“指尖办”系统注册成功的个体工商户在道里区……一个个创新举措、温情服务的背后正是道里区干部能力作风转型、区域营商环境改善的具体体现。

  转变作风提升“换道超车”能力

  每日向干部职工推送一个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相关的名词解释,每月举办一次临空经济区大讲堂,每个季度展示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取得的成果……如今,在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学习的氛围越发浓厚。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管理委员会以“每日一词”“每月一讲”“每季一展”的方式推动党员干部能力在持续学习中提升。

  事实上这样比学赶超的画面,如今在道里区的诸多部门都能看到。自“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道里区落实省委市委“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专项工作部署,围绕研讨重点,持续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查摆整改问题,推动研讨专项工作取得实效。

  围绕“六个龙江”“七大都市”,组建“四大学区”,区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交流、带头研讨,不断推动道里区“三高”奋斗目标落实落地;区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政班子开展集中研学、专家辅导、专题研讨12次,带动全区各单位开展集中学习112次、专题研讨125次、1700人次参与全员述学。道里区以“四大学区”带动“四大战区”推动“六个龙江”“七大都市”在道里区生动实践的经验。

  聚焦“解放思想、振兴发展”,道里区深化改革、谋划发展、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开展调研走访154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问题剖析专题会、各界意见征询会等100余场次,梳理查摆问题184个,不断提升素质能力,改进工作作风。

  “通过持续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调查研究等活动,干部担当作为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从而实现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的思想蝶变。”道里区委宣传部部长杜文曦说。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