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携手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开展《黑龙江好粮油》大型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大核心优势。黑龙江大米的米香,可以飘满屋内,软糯的口感,蕴含的是家的幸福。要种出好大米,也要保护好黑土地。蟹田米,就是让黑土地更有劲儿的“良心米”。

在北大荒前哨农场,夏天的黑土地上,水稻秧苗整齐挺立。在同一块稻田里,农户既种稻、又养蟹,形成了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让稻田成为螯蟹生长的乐园,同时让螯蟹为稻田松土施肥。前哨农场蟹稻共作,生态循环的种养结合模式,不但不影响水稻生长,还能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起到保护与修复农田的效果,属于保护性耕作的有效模式。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省在黑土地保护上,形成了独特的“龙江模式”。目前,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3.46等,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每千克36.2克,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保护性耕作不但有利于改善土壤,也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