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坚持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综合措施,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到今年底,全省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亿亩以上,这将超过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19,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多年来,侵蚀沟不断蚕食嫩江市的黑土地。今年,作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和全省唯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市)推进试点县(市),嫩江市全面整合资金,向侵蚀沟宣战。有了资金保障,农民翘首以盼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黑土地战役迅速打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200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赶在春播前完成了蚕食耕地最严重的侵蚀沟治理工作。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嫩江市因地制宜,在平原地区转零为整,取消田埂和部分原有田间道路、整合零星地块,将小地块变成大地号。在利民村,两万五千亩耕地实现了集中连片,在此基础上,合作社搞起了规模经营,不仅引入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还采取农艺和生物措施保护黑土地。

截至目前,嫩江市采取转零为整、转角为方、转线为网、转低为高的“四转”方式,建成“方田”116万亩,增加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增产粮食450万公斤,年降低成本1000多万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到2025年,黑龙江省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亿亩以上,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600亿斤以上、保持全国第一。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