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8日讯(李杰 记者 杨帆)立秋过后,天气转凉,空气中渐渐多了一丝凉气。9月7日一大早,齐齐哈尔电务段综合检修车间转辙机工区宽敞明亮的作业间里,工友们正对入所转辙机进行检修保养。
转辙机是铁路重要行车设备,可别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铁疙瘩”,它们在铁路运输中可发挥着巨大作用。就像汽车方向盘一样,控制着道岔方向,列车往哪开,全凭转辙机说的算。给这么重要的设备做保养的任务就落在吴利国和他的工友肩上。

吴利国在岗位上。
57岁的吴利国已在转辙机工区工长的岗位上干了22年。眼见着一台台“带病”的转辙机经过他们“妙手”保养成功出所,他就好像在站台现场上亲眼看着一列列火车安全正点平稳地从钢轨上驶过,身为一名基地检修电务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暑运已过,但吴立国和工友们的工作热情没有半点的削减,确保行车安全,一直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每台转辙机达到使用年限后,都要进行解体、筛选、清污、打磨、整形、测试等一系列保养措施,恢复到良好的使用状态,“重生”出所保证现场正常使用。9时15分,信号工陈元新逐一拆开并检查自动开闭器的拐轴、底座等零部件,严格筛选把关外观、导电接触、氧化磨损等情况,继而将送检的旧接点组解体、筛选、清污、整形、重新组装,整套动作干净利落。“重装后的转辙机接点组必须测试各项参数合格,才能继续使用。每年经我们手轮修、大修过的转辙机近400台,接点组翻新这道工序算是最关键的一步。
其实,入所修的每台转辙机“病灶”和情况大不相同,除了接点组翻新外,吴利国和工友们还要对生锈或脱漆的机盖进行打磨,让每台转辙机“华丽”转身。到他们手上的转辙机都是现场使用的“高龄”部件,常年累月受雨雪侵蚀锈迹斑驳。为了除锈,吴利国领着伙计们用过清洗剂清洗、火碱浸泡等很多办法,可除锈效果都不理想。经过多次的尝试、试验,他惊喜地发现,用砂轮打磨机盖加抛光处理的方法,能轻松地让转辙机机盖修复如新。
10时40分,眼看着在门外打磨的伙计额头见了汗,手上的力道也明显不足,吴利国立马走上前道:“这是体力活,一个人一直干吃不消。”说话间,他身体前倾半蹲着,熟练地用打磨机打磨斑驳的油漆,遇到凹陷部位,就改用砂纸一点儿一点儿蹭。不一会儿,飞轮溅起的火花和空气中弥漫着的粉尘就逼得人睁不开眼。吴利国随后放下砂轮,用白布麻利地掸去粉尘,拿起细砂纸抛光找平,再拿起毛刷油饰机盖……手法娴熟,一气呵成。
“我们这个工种虽然不直接接触旅客,但满载乘客的列车往哪开,我们检修的设备可起着巨大的作用,每次在站台上看到列车进站通过转辙机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就想多看一会……”吴利国嘴上说着,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但手中的活却一直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