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逐梦振兴 富硒土地上的驻村人
2022-09-19 15:16:5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武阳 杨桂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19日讯 乡村要振兴,规划须先行。日前,地处偏远的海伦市长发镇长华村也有了自己的村庄规划。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帮扶下,由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编制的《长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已基本完成。

  “有了村庄规划,长华村下一步怎样搞乡村建设、怎样振兴富硒产业就有了发展方向。这都多亏了省自然资源厅派到我们村的工作队。”看着眼前的村庄区域规划图,村党支部书记孟广义深情地说。

  长华村是省自然资源厅定点帮扶村,自2015年以来先后派出四批驻村干部。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刘博是2021年省自然资源厅派出的首批驻村工作队队长。

  刚驻村时,刘博带着工作队员天天往村民家里跑,一边尽快熟悉村情民情,一边增进与村民间的感情。

  村民于万林患小儿麻痹,一到雨季,家里院子就泥泞难行。刘博和工作队员自筹经费购买了红砖,为他家铺设砖路。于万林激动地说:“感谢共产党派来一支好工作队,以后下雨再也不用担心出不来屋子了。”

  有村民反映,村内1处危桥和3处破损路面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他们就与海伦市交通运输局沟通协调,争取到了维修项目支持。为不影响秋收期间农用车出行,加紧施工。

  “长华村发展乡村产业必须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围绕完善产业发展链条,重点突出市场终端销售,才有可能逐渐杀出一条产业振兴之路来”,刘博对记者坦言。

  为了推动长华村富硒产业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去年8月,他们依托当地富硒资源,帮助长华村申报成功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名单,长华村的富硒农产品有了一张权威“名片”。他们还争取183万元资金建设了大米加工厂,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吨以上,满足全村及周边1.3万亩水田的加工需求,从种植到加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引入成熟的稻米生产销售企业,以每斤水稻高出市场0.2元的价格与村民开展富硒水稻订单种植,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村民务工增收2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种植富硒水稻增收30万元以上。目前,工作队正在与广东和陕西客商积极对接,力争在扩大市场份额和打造富硒高端米方面有所突破。

  工作队员马振东具体负责长华村富硒大米的销售帮扶工作。他告诉记者,品牌建设是产业兴村的重中之重,长华村自主商标“嘻娃娃”系列农产品相继登录832、京东、小康龙江等平台,年销售达70余万元。“长华村的富硒产业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真正体现出富硒健康功能米价值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最直观感受是村屯里能够见到的人非常少,必须通过编制村庄规划合理布局长华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驻村工作队员孙得盛是2020年北京大学选调生,也是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长华村常住人口不足在籍人口的四分之一,分布在7个自然屯,点多面广,住房大量闲置,村屯治理难度大,亟待通过村庄规划引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积极争取为长华村帮扶编制村庄规划。为提升规划内容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工作队多次协调省、市、乡镇的规划管理业务骨干,对村庄规划编制开展调研把脉和实地对接。目前,该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审批实施。长华村未来15年内集体土地利用和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我们驻村期限是两年,现在已经过去大半,但长华村距离实现‘五大振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刘博心对工作充满了紧迫感。他相信,只要抱有一颗赤子之心,握紧省自然资源厅一任接一任传下来的帮扶接力棒,长华村一定会迎来乡村全面振兴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