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绥化工务段道口员的一天
2022-10-19 16:52:48 来源:东北网  作者:吴健 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19日讯(吴健 记者 杨帆)10月17日6时,黑龙江省绥佳铁路38公里道口处,54岁的于秀强听到机车联控的声音后,早早出来立岗,关闭栏门、检查道口铺面,准备接车。在这个空间不大环境有些简陋的道口房里,老于工作了6年多。

于秀强在工作岗位上。

  于秀强是绥化工务段绥化道口车间一名道口员,他所负责的38公里道口,每天有5趟旅客列车经过,还有从佳木斯方向驶来的运往粮食、煤炭、钢材的列车途径这里,开往哈尔滨方向,通过的货物列车数量并不固定。“每天从十多开始到下午三四点钟,列车频繁通过,回到屋里屁股刚坐在凳子上的功夫,就会又听见来车的联络声。”于秀强说,忙起来都不住脚。

  这处道口位于曲线上,瞭望条件受限,道口的南北两侧均是农地,秋收时节,通过道口的农用车数量明显增多。受地势的影响,道口铺面中间高、两侧低,容易导致农用车、收割机发生卡阻故障。为此,老于一上岗后,神经就会紧绷,眼睛的视线也很少离开过窗外。

  每次列车即将接近前,老于手握的对讲机里和道口房外的喇叭里都会传来机车联控的声音,滋啦滋啦的声音很是刺耳。车站台、机车司机、道口员互相联控,声音几乎就没停断过,光是对讲机,老于就准备三部。“道口这里分上下行,每部对讲机联控的范围也都有所区分,要不就容易喊窜儿。”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工区的很多外地道口员无法正常上班,道口岗位人员骤然不足,家在当地的老于主动站出来替班,有时候一替班就是个把月。“在这里上班,最大的难题是吃水问题,每次我们都会让附近村屯的人来给送水,不然洗漱和做饭没法弄,道口离不开人看呐。”于秀强用手指了下村屯解释道。

  “38公里,下行货车预报。”“38公里,道口明白。”接到上行道口员的联控后,老于赶紧提前10分钟出场,为过往的人员、车辆宣传防疫知识和护路安全知识,维护通行秩序,同时还要将信息传递给下一处道口的道口员,提示做好接车准备,很忙碌。

  6年的时间里,于秀强从没有耽误过工作,也没发生过一件“违章”。这栏门一开一关像一道闸,更像是个“虎口”。“我在这儿守着,就是要守住这一方安宁。”屋里屋外,老于进进出出,他对自己说。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