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1日讯(记者 王亮)按照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在全省粮食喜获丰收之际,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于10月20日在阿城区举办了全省玉米、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及现场测试活动。
本次活动由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主办。此次培训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省近4000人次参加了线上培训,10月18日-19日进行线上授课,10月20日阿城区、乡两级农机推广人员现场参加了培训活动。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任。去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将机收减损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贡献机械化力量,实现颗粒归仓,确保粮食丰收到位。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今年印发了《黑龙江省粮食机械化生产提质增产减损行动方案》,提出了开展粮食生产提质增产减损“七大行动”和建立完善粮食生产提质增产减损“五大体系”。2021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水稻、玉米和大豆机收减损率分别控制在2.3% 、4%和3.9% ,减少粮食损失达到18.13亿斤。
记者20日上午在阿城区水稻机收减损现场上,看到3亩多的水稻也即将收获。在收获前,相关技术人员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了培训,并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水稻在几分钟内就收获完成。随后,来自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和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测试。工作人员陈永琴宣读测试结果:取样区内机收损失率2.24%,低于全省2.8%的标准。
下午,在玉米机收现场上,哈尔滨市经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君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种植了抗倒伏品种,易于机收,在一定程度上也算减少损耗,以前并不重视机收减损,这次现场听到技术人员讲解后,收获不少,以后在收获机械、收获时机、机收操作规范上,多下功夫。

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郭雪峰站长表示,通过组织召开“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及现场演示活动”,树立“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意识,指导机手掌握减损技术措施和操作技能,加快机收减损技术推广应用,全方位提升我省粮食机械收获作业质量,确保秋粮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