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我和我的家乡|韩同强:守岛十七年 “我为祖国献石油”
2022-10-21 14:19: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许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编者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10月1日起,东北网策划推出“我和我的家乡”系列报道。对一直工作、生活在黑龙江的平凡人,对他们不平凡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刻画和挖掘,感受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建设家乡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沉热爱和深情告白。

  东北网10月21日讯(记者 许诺)国庆佳节过后,大庆市迎来了一场秋雨,为本来就有些冷的天气更增添了几分凉意,大庆油田采油十厂第七作业区注采2班班长韩同强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带领员工开始在江心岛上进行现场施工作业。他们所管辖的江心岛距离大庆市区100多公里,共有169口油井、89口水井、4座计量间、1座联合站,是大庆油田唯一的一处敏感水域开发区块。

韩同强乘坐冲锋舟对江心岛油井进行日常巡检。 

  江心岛,每年都要经历“开江期”“汛期”“封江期”三个特殊时期。每到“三期”,通往岛内的两座浮桥就会被暂时拆除,无法通车,大家就要驻守在岛上巡检。作为站上的“守将”,韩同强一守就是一个多月,而他从2005年来到江心岛工作,这一干就是17年。

  进入汛期,生产区域点多线长面广,偏远井巡检往返路程达到20余公里,尤其是在这个时期,生产区域被江水分割成一个个不同的水域闭圈,深水区域只能坐冲锋舟巡检,在浅水地区,韩同强就和同事们穿上水衩、救生衣,拿着探棍徒步巡检。

  韩同强说,“每到汛期,我们都要把部分地势低洼、临江的井封堵住,防止水淹后发生泄漏。”汛期不等人,抢前抓早,就等于抢到了产量。他们一方面提前组织井筒维护、设备维修、电力线路检修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围堰护井,最大限度减少雨季和汛期对生产的影响。

  水域开发油田地理环境特殊,一旦发生原油泄露,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注采2班的每一名员工都是绿色生产的眼睛,在做好原油生产的同时,每时每刻都在密切监视油井和输油管线的运行情况,不让一滴原油落地。开发以来,江心岛从未发生过环保风险,大庆石油人绿色采油的承诺经受住了考验。

  “刚到江心岛工作的时候,岛上条件还不是太好,这十年来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得益于采油十厂智能油田建设的推进,员工劳动强度减轻了,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韩同强说,“去年,江心岛上的员工学会了操作无人机,采用无人机巡检后,一些区域实现了白天与夜间的全天候高清巡检,尤其在夜间巡检时,它的热成像和激光测距功能,是打击盗油分子的‘空中利器’。”无人机巡检加上人工巡检,为油田绿色生产、安全生产上了“双保险”。

  进入9月以来,大庆油田夺油抢产热火朝天,注采2班也不甘落后。拉满弓、上满弦,开足马力,通过抢产夺油会战以及各项措施的开展,为最后一季度的抢产夺油赢得了主动。2012年至2021年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3.52亿吨、生产天然气402.04亿立方米,用行动与业绩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铿锵誓言。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