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省法院  >  法院动态
搜 索
嫩江市法院:“最强辅助”为审判提质增效
2022-10-23 10:02:24 来源:黑龙江法院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2022年,黑龙江法院在深入开展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重点任务,持续发力,三级法院用好能力作风建设“良方”,以能力展现实力、作风彰显新风、实干求得实效,司法质效实现突破。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嫩江市法院,看嫩江市法院如何用“最强辅助”,为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嫩江市法院积极探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通过集约化管理、规范化指引、科学化运行推动形成“人员专精、事务集约、权责清晰”的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模式。

  “1-9月,我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同比减少31.07天,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全部清零,卷宗归档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20天。”嫩江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闫永恒介绍。实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将繁杂的辅助事务从业务工作中剥离,让法官和助理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专注审案,从而实现审判质效加速提升。

  找准协同集约切入点

  打造辅助事务智囊团

  “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简化了办案流程,压缩了审理期限,还方便了群众办事,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举措。”嫩江市法院副院长刘铁讲述了改革目的。

  专人专岗负责专事专项。嫩江市法院将点多事杂的辅助事务以相同合并或相近集中的方式分成若干个环节,将原先分散于各部门的22名书记员整合至审判辅助事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编入庭审记录卷宗装订组、送达组、文书印制组3个小组,将一般性审判辅助事务和书记员从各审判团队中剥离,“事”和“人”统一整合至审判辅助事务中心集中运作。

  实施改革前是什么样?庭审记录组组长潘华有着深刻经历。她从事书记员工作有26年了。“那时是一案一书记员模式,从立案到卷宗归档都由一个书记员来完成,整个过程十分繁杂,有的新书记员经常在各环节出现错误。”潘华说。

  实施改革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庭审记录组组员路继鹏有着深切的体会:“我们每个书记员只需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工作失误,让我们真正实现了专项业务精通,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嫩江市法院制定了辅助事务中心工作方案,厘清辅助人员权责、任务清单,按照内部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统一管理和集约办理辅助事务,将工作任务精细化、纯粹化分解至专人专岗。

  同时,嫩江市法院组织开展审判辅助事务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10余次,开展督导检查20余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逐渐打造一支业务专精、优质高效、管理规范的专业化审判辅助队伍。

  把准工作流程着力点

  点燃辅助事务加速器

  改革之前,所有案件由法官团队全流程办理,很多时间浪费在事务性工作上。改革后,案件立案当天随机分案,庭审记录组统一开庭排期,最大化利用审判法庭。同时,与送达组相互配合进行送达跟踪,确保法院文书规范有效送达。而法官无须操心琐碎事务,按照排期公告栏提醒的案件开庭即可。

  1-9月,嫩江市法院首次排期开庭的平均天数(案件立案到第一次开庭的时间)从20.45天缩短至7.23天,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11.36天。“改革后,最大的改变是每一个流程和环节有专人操作、权责清晰,各环节出错率显著下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法官的工作压力。”民一庭庭长刘明顺说。

  一组数据见证了送达改革的效果。1-9月,电子送达率88.22%,公告送达率从2019年的11.2 %下降至4.1%。送达组组长赵明群介绍,以前是上门送达找人难,费时费力。现在,送达组设立了话务界定、线下送达、送达跟踪、调查取证等岗位,能够在立案24小时内,界定所有民商事案件电话,第一时间电子送达,不仅提高了送达效率,也为当事人带来了便利。

  在审判辅助事务中心文印组,1-9月累计印制各类诉讼文书5374件、综合文字材料万余份。“文印组运行以来,我们法官助理只需要将裁判文书电子版通过法院内网传送至文印室,文印员就会对文书格式进行统一排版、印刷、装订,并加装文书封皮,这样不仅极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更提高了裁判文书质量,裁判文书更加规范化。”法官助理刘书源说。

  瞄准监督管理关键点

  拧紧辅助事务责任链

  “送达不及时,导致案件审理期限延长”。

  “民一庭受理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送达组在不能电子送达的情况下选择邮寄送达,退件后上门直接送达,确认无法送达后再转公告送达,重复劳动又浪费时间。”

  坚决问题为导向。对审判辅助事务中心运行以来发现的问题,嫩江市法院组织分析研判,研究整改措施,优化送达流程,实现事务交接、事务督办、事务反馈等跟踪到人,确保各项工作留痕管理、全程可溯、便于监督。

  嫩江市法院成立审判辅助事务中心考核督导组,处理解决事务中心流程运转、争议处置等工作,视情提交党组会、院长办公会推进整改。目前,已召开工作例会16次,研究解决问题18项,组织工作量化评估3次,修订相关制度3次。

  为使审判辅助事务中心进一步规范化运行,嫩江市法院实行“分事定责、分责评判”的追责问责机制,围绕工作业绩、审判质效、队伍管理三方面,合理配置权重比例,加大辅助事务岗位考核力度,保障审判辅助事务规范、及时、高效运行。

  同时,嫩江市法院还通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重点监督检查案件办理程序、文书质量等工作落实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倒逼工作质量提升。目前已发布评查通报4期,督促5项问题整改到位。

责任编辑:郭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