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黑龙江高院召开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20个法院推荐的项目获评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6家入选法院作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推介,法院的文化建设什么样?又有哪些亮眼之处?今天带你直击现场,先一睹哈尔滨中院“红色司法传承”文化展示工程!
1946年8月23日,哈尔滨中院建院,成为在全国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建立的人民法院。76年司法历程,哈尔滨中院绘就人民司法绚丽画卷。
为追寻红色司法足迹,赓续红色司法基因,弘扬红色司法精神,哈尔滨中院以“文化铸魂、凝心聚力”为内核,打造了“红色·司法·传承”文化展示工程,建设法院沿革长廊,让历史生动化、精神具象化,成为独属于哈尔滨法院的精神灯塔和坐标。

长廊筹备3月有余,查阅地方史志、院史院志、各类图书资料200余册,走访离退休老干部20余人,邀请多名黑龙江大学法制史教授、学者论证,只为客观、真实、全面地再现哈尔滨法院变革发展的风雨历程。

建成后的法院沿革长廊展示内容近300平方米,分为建院、成长、变革、发展、华章五个篇章,以法院建院、新中国成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松哈合并等为节点,沿着时间轴线,以图片和文字展示为主,辅以光、电等形式,讲述了哈尔滨法院一个个鲜活的红色司法故事和法治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每一处影像印记,每一段文字记载,都是一本让干警、让公众重温法院历史、重问法治初心的生动教材。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哈尔滨中院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以法院沿革长廊为圆心,扩大文化展示工程辐射范围,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化墙,举办“青春心向党奋进新时代”系列主题活动,在法院自媒体辟建“红色传承”“奋斗者·正青春”“奋斗者·向未来”等文化栏目,《人民法院报》刊发《哈尔滨:人民司法从农村走进城市》《首个城市人民法院诞生记》等文章。坚守文化阵地、加强文化输出、增强文化自信,种种举措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哈尔滨中院的文化辐射集群效应正在彰显,法治精神力量更加可感可知。

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在法院文化精神的引领和感召下,新一代哈尔滨法院人切实扛起省会城市法院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司法事业奉献满腔热忱。面对繁重的审判压力,他们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奔波于田间地头,裁断家长里短,依然热情不减;他们时刻奋战在执行一线,不畏严寒酷暑,辗转千里,只为当事人权利尽快实现;他们常年加班加点,夙兴夜寐,默默付出,以平凡铸就不凡、用生命践行使命。在干警们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法院司法质效显著提升,2021年审判执行案件46万件,占黑龙江省结案总量44%,法官人均结案居全省首位,今年已结案件达30万,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法院风貌焕然一新。

哈尔滨中院将以打造“案件质效一流,服务品质一流”的“双一流”法院为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前行,让红色精神和榜样力量薪火相传,奋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