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宁,十户农民有九户都是木耳种植户,所以素有“中国木耳看东宁”的说法。黑木耳作为东宁第一支柱产业,不仅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当地农民借此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用东宁人的话说:“撒下的是菌种,收获的是黑金子。”
资金缺口难以满足木耳种植需要,一直是一个问题。如果采用大棚栽种木耳,那么每生产一袋菌种,包括培养料费用、生产设备、物资费用、人工费、水电费、地租等成本,每袋大概2元左右,通常农户至少要做10万袋以上。所以,资金需求是一个重要考验。
发现这个痛点后,邮储银行东宁市支行深入农户家“聊家常,谈农事”,以此契机调研农贷需求,摸底建档种植户情况,最终推出“小额极速贷”产品。该产品是为东宁地区从事木耳种植的农户发放的全流程线上个人经营类贷款,年利率仅为6.6%。菌农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操作便可完成从贷款申请、签约、支用到还款等一系列环节,最高可贷40万元。该贷款采取“特色白名单”方式,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难题。通过“小额极速贷”产品优势,东宁市支行2022年新增菌农特色白名单授信金额0.83亿元,白名单贷款结余7100万元,菌农贷款结余近1.4亿元。
正值木耳菌备料时间,菜二村的菌农曹丙君今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但是苦于资金短缺。之前在其他银行申请的贷款迟迟没有批下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来到了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短短十几分钟就通过手机银行帮助客户获得了15万元“小额极速贷”的支持。信贷资金到账,曹丙君立刻订购锯末子,还把之前租出去的大棚收回来自己种植,打算今年扩大规模,再增加两万袋菌的种植。“信贷资金支持,让我们农户看到了种植的新希望,今年加油干,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曹丙君说。“小额极速贷”产品的推出,让农户能及时拿到贷款,不但缓解了资金压力,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农村普惠金融的获得性和便利度。
通过走访了解到,东宁一些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出现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邮储银行东宁市支行结合辖区内实际,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力。东宁市王世祝家的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木耳种植及销售,前些年,“小作坊式”的木耳菌生产模式,导致质量参差不齐,成活率低,为了提高效益,合作社把发展目光盯在了“标准化”上。打算从培育、种植、分选、包装等全流程进行升级。东宁市支行了解情况后,针对合作社特点和经营实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将贷款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到账户,保证了合作社及时使用,同时给予合作社利率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社融资成本。“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来帮我解决问题,进一步坚定了我把合作社做大做强的信心。”王先生表示。邮储银行将政策的优惠实实在在的落实给了乡村新型经营主体,最大限度的支持了乡村振兴发展。
为更好地支持黑木耳产业发展,该行多次深入产业一线调研,不断完善黑木耳产业链信贷模式,合理分析当前辖区黑木耳产业格局,因需利导,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充分挖掘发挥好“小额极速贷”助力乡村创业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