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央媒看龙江丨揭秘!黑龙江省大豆背后的丰产丰收密码
2022-12-09 16:19:40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总站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商品率达80%以上。今年黑龙江省稳粮扩豆,新增大豆种植面积超1000万亩,多地单产创历史新高,垦区八五四农场大豆单产达到622.4斤,创造了黑龙江省高寒地区旱作大豆百亩攻关田的历史记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是长久以来,进口大豆一直占据我国大豆总需求的8成以上。为了提升大豆自给率,今年,黑龙江省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通过农技改良、选育优种、新式农机应用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大豆的产量。今天,记者为您揭秘黑龙江大豆背后的丰产密码!

  “五良结合”为大豆高产保驾护航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今年黑河市大豆种植面积1569.3万亩,比上年增加314.1万亩。通过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结合,黑河市进一步挖掘大豆的综合生产能力。当地调整部分地区的大豆种植模式,推广大豆大垄密植种植技术,种植前展开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作业,缩小植株行距、提升土壤有机质,同时通过播种机精密的田间作业让植株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实现了大豆的优质高产。今年,黑河市的大豆平均单产达到312.8斤,亩均增加19.8斤,增长6.8%。

  在黑龙江垦区八五四农场的一块高产竞赛田里,农业专家和工作人员正在对收获后的235亩大豆进行测产,结果显示,这一地块亩产大豆622.4斤,创造了黑龙江省高寒地区旱作大豆百亩攻关田的历史记录。今年,八五四农场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使用高产新品种和农机农艺集成配套技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有机结合不仅让高产田单产破纪录,也实现了常规生产田亩产420斤以上的产量目标。

  打造大豆种业优质芯片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优质豆种是大豆高质高产的基本保证。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开展种业创新工程,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种业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忙碌地对试验田收获的大豆品种开展试验检测,针对不同地区种植特点,科研人员已经陆续研发出包括高产、高蛋白、抗盐碱、抗线虫、抗病抗逆在内的几十个新品种。部分审定的新品种已经在黑土地中进行了试种,在研发中心的试验田中,高产高蛋白的新品种大豆结荚50个左右,甚至有一株结荚149个,种植成果远超预期。

  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培育大豆品种500多个。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栾晓燕介绍,“黑农号”“合丰号”“绥农号”“黑河号”等系列大豆品种享誉国内外,覆盖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70%—80%,使黑龙江大豆平均产量从80千克/公顷提高到130千克/公顷,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大豆的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黑龙江省黑河市还相继建成大豆院士工作站、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中国农科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6个县(市、区)中有4个成为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制种大县,供种量占黑龙江大豆种子市场份额50%以上。目前,黑河市有五大连池市、北安市、嫩江市3个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大豆种子基地面积240万亩,精选良种达到36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大豆良种集散地,黑河市自主培育大豆品种累计数量达到214个。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今年黑龙江省坚持早启动、快动员、强指导、紧调度、抓安全、促增收,粮食作物实现了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目前,黑龙江省大豆收获已经基本结束,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责任编辑: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