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省政协委员马佳认为,在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公有制剧团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举办乡村艺术节,通过网络平台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供给总量和使用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充实、更丰富、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于如何推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马佳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创作反映新时代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要创排一些有光芒、有温度、有理想、有筋骨的文艺作品,从人民群众中寻找素材源泉,为时代明德,为社会培根铸魂。
二是将文化惠民活动做大做强。省内文艺团体应推出更多惠民演出,实现全年三分之一演出免费向群众开放,费用由政府给予补助,力争实现周周有演出的目标,把更多文艺精品送到群众身边;坚持文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坚持创新发展,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一批有能力有干劲的群众文艺骨干。
三是推进数字化服务。以线下演出为主体,以数字线上演出为补充,加快推进数字化演出平台和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举办线上相关文艺大赛,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公共数字服务培训活动。
四是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面向群众,着眼人民需求,整合全省民间艺术团和各类业余文艺演出队,开展民间艺术团文艺调演、“文化遗产日”展演、少儿才艺大赛、戏剧大赛、合唱比赛、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依托社区文化艺术节、农民文化艺术节、“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黑龙江省历史特色、民族特点的文艺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