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赶考新征程|省政协委员赵海滨:加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2023-01-13 17:05: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唐继厚 葛金鑫 刘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月13日讯 (记者 唐继厚 葛金鑫 刘嘉)“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芯片’的‘芯片’,也是大国农业科技较量的新领域,关乎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命脉。”省政协委员赵海滨认为,抓好种业振兴行动,挖掘良种对提高粮食产能的贡献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赵海滨建议,支持增加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种类及数量,丰富寒带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发挥对俄罗斯等国家科技合作优势,加大优异资源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来源于俄罗斯等气候相近地区的可用于大豆蛋白替代的羽扇豆、生物产量高且耐盐碱牧草、优质强筋小麦、高蛋白大豆、早熟玉米等优异种质资源,丰富黑龙江省寒带植物基因资源遗传多样性,拓宽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

  赵海滨建议,支持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挖掘优异基因,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品种提供基因源。支持科研院所利用分子标记、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型鉴定,构建优异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融合表型和基因型鉴定,开展不同种质资源的综合精准鉴定评价,建立农作物特征库,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抗性基因功能验证、杂种后代遗传结构变异分析和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手段,挖掘优异基因,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品种提供基因源。

  赵海滨建议,支持开展耐盐碱牧草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筛选和创制,为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提供资源保障。支持科研单位或育种企业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挖掘牧草耐盐碱关键基因,同时开发可用于育种的分子标记;利用基因编辑、定向诱变、单倍体技术、快速驯化等技术,培育耐盐碱牧草新品种,为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提供基础保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盐碱地产能提升。

  赵海滨建议,推进种质资源管理信息化与社会化共享,实现种质资源“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完善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平台,提升种质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以种质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鼓励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科技创新。通过建立成果共享和成果转化效益的分配机制,调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与新品种选育相结合,瞄准育种目标和市场需求,促进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协同创新。(编辑:强锐 所双雨)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