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绥芬河市:打造营商新风尚 聚力发展新动能
2023-01-16 13:47:06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2022年绥芬河市高质量落实国家及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朝着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标扎实迈进,市场环境稳步向好,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明显改善,监督保障更加有力,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新体系

  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高度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制发了《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21-2023年)》《绥芬河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等20余个文件,成立了20个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沟通议事协调机制,形成专人、专职、专责推进落实的良好局面。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参与”的“大营商”工作格局。

  着力制度创新,构建公平公正政务新环境

  聚焦营商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业务承载和网络覆盖能力,设置企业办事综合窗口,建立全省首个“水电气”联办窗口,实现乡镇审批服务站全覆盖,公布主题式服务“一件事”清单70项,建成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区。承接自贸区权力下放565项,梳理公布“办事不求人”清单1488项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1450项,推进“一网通办”1195项,“零跑动”事项达到80%,开通运营全省首个县级城市服务APP“绥意办”,大幅提升审批服务和监管效能。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便捷高效服务新模式

  全面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预约通关、上门验放、舱单归并等通关方式,车辆查验时间由10分钟缩短到30秒,通关效率整体提升67%。成立了全省首家外国人服务站,设立了绥芬河国际商事仲裁院、中俄商事调解中心,构建涉外公证、涉外调解、涉外法援“三服务”体系,涉外公证年办证1200余件,调处涉外纠纷260余件,提供公正有力的司法保障。开展政银企对接,32家企业获得意向授信11亿元;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公益性“金融超市”,畅通了银企对接、拓展了融资渠道。打造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省级个人诚信积分管理应用试点,采集公民信用信息4万余条;推进“码上诚信”成功赋码总量2万余个企业;提升“信易贷”规模,开启“银税互动”为诚信纳税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形成全方位信用服务、支持和保障形成。

  打造多元平台,构建投诉处理反馈新机制

  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开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完善事件咨询、问题投诉、违规举报,构建大众参与的评价反馈平台。通过“网格化包保”、“三送两帮”等方式,开展助企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一企一策”为企业纾困解难,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多渠道受理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设立营商监测点3处,聘请3家企业负责人为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坚决遏制损害营商环境行为。

  2023年,绥芬河市将继续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拓宽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久久为功、精雕细琢,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创新、再突破,以最优的营商环境为广大企业家和八方客商提供贴心服务,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