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忙备耕。眼下,黑龙江省各地抓紧清雪扣棚、精选良种……龙江大地一派繁忙的景象。

乔府大院农业公司在五常拥有40万亩水稻种植基地,200多座育秧大棚。为抢出农时育壮苗,企业备耕比去年提早了半个月。在大棚内,负责平整苗床的稻农已经下起了“绣花”功夫。种植部工作人员黄昌明介绍,最后土地达到面状的程度,这样压平后,后期摆盘才能平实,保证下边的水气能够返上来,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备春耕种子很关键。这里就是水稻原种做出芽试验的地方,这里面十几个盒子代表了十几个不同的批次,每一个盒子里边都是100粒水稻原种,只有出芽率在85%以上的才能作为春耕用种,大批量生产。技术员何宇航介绍,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让稻花香种子出苗齐、出苗壮、出苗快,整齐一致,节约种子的用种量,今年公司生产了1000多吨稻花香种子,预计还需要15天时间可以完成今年的用种目标1400吨。

在北大荒集团查哈阳农场,种植户王恩军正在和场里的技术员商量选用哪些优质玉米品种。目前,查哈阳农场筛选出4个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统供种子已经下摆到各管理区。今年,农场还计划完成1万亩水田和2万亩旱田的田间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为今后靠科技促进粮食增产趟路子。

今年,黑龙江提出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确保高标准备耕,打牢丰收基础,多地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金融产品,满足农民所需。在双鸭山市,农民杨国华打算扩种大豆,原以为资金是个头疼事,可没想到没两天,就从当地农商行拿到了10万元的贷款。

今年,双鸭山市农商银行改变以往保证、质押等方式,大力推行农户信用贷款,这种无抵押、无担保的单户信用贷款,可以让农户“一次授信、三年有效、循环使用、随用随贷”。行长张国举介绍,计划最低投放70亿元,目前已投放50亿元,全力满足备春耕生产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