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5日讯(记者 葛金鑫)25日,哈尔滨市迎来清明祭扫的第一个小高峰,因不少市民主动选择错峰错时祭扫,祭扫人群无聚集,全天祭扫情况整体平稳,鲜花祭扫成为主流。

据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统计,截至下午2时许,全市共有11000多人次、车辆3100多台次前往7个市属殡仪馆和公墓祭扫,较2021年同期增加六成左右。但比上周3月21日祭扫总数却有减少,市民主动错时错峰祭扫效果十分明显。

“全体工作人员早6时全部提前上岗,但直到7时左右才有小幅人流和车流前来祭扫,比往年推迟了一个多小时。”哈平路殡仪馆工作人员说。记者在祭扫现场看到,提前准备好的120个祭悼桌均相隔两米多,手捧鲜花、水果前来祭扫的市民占了多数,祭扫市民大多佩戴口罩有秩序地进行祭扫活动。
在天河园殡仪馆的祭悼区,记者在现场看到,新设的红色“思念树”景观小品上挂满了黄丝带,每一条随风飘起的丝带都寄托着一份深深的思念。大多市民多手持鲜花、摆供燃香拜祭,整洁无烟的环境使文明祭扫氛围愈发浓厚。

8时30分左右,皇山公墓祭扫人流、车流逐渐多了起来,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井然有序。辖区公安民警、交警等也进入祭扫场所协助疏导。在公墓入口处,市民孙女士和家人一起乘坐公交332路区间接驳车,赶到公墓祭奠故亲,“考虑到清明假期扫墓的人会多,所以家人提前来祭扫,公交车还延长站点到公墓,特别方便。”市民孙女士说。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