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科创复合型人才。所谓科创复合型人才,是能实现知识跨界融合、专业能力迭代创新、整合驾驭前沿领域的优秀人才、顶级人才和普适人才,更好地服务“六个龙江”建设和加速龙江现代化进程。
成为“国之重器”的建造者
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出顶层设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创复合型人才肩负“国之重器”建造者的战略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能工巧匠成为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等“国之重器”的建造者。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上,他们推动了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推动构建龙江高端智能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他们促进了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产城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引擎;他们加速了龙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为智慧农业下乡、设施农业进城打开局面。
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探索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筑路拓路延路,面对众多难题需要科学家、科教研工作者集体攻克。科创复合型人才需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持续不断的创新激情、知行合一的科学精神作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开路先锋”。
科创复合型人才应立足本职领域,依托国家重大创新工程的新技术实践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新知识再生产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发展的理论策源地,以“原始创新”的探险者身份,坐住“冷板凳”,心无旁骛,全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精心验证新时代的科学猜想,大胆提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新研究命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成为科技高峰的攀登者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进程中,我省应以国家战略安全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最前沿与决战决胜的关键领域,发挥我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凝聚人才、锻造人才的战略平台作用,引导、吸引、汇集更多科创复合型人才在新材料制备、能源领域减碳低碳零碳突破、海洋保护与开发等重大科技创新领域作科研创新的“攀登者”;推动我省科研院所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扩能扩容;争取国家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在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科创人才高地的过程中,强化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让龙江广大科创复合型人才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拥有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攀登创新团队”。
同时,要积极、敢于提出我省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战略构想与行动计划,在农业现代化与黑土保护上提出中国方案;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启动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多学科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建设,为解决“卡脖子”技术作出龙江科技创新贡献;站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高度,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向世界科技创新产业化高地建设转换,在哈尔滨、黑河、绥芬河等自贸先导区建设若干个高效率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高质量创新服务战略创新区,打造科创人才汇聚的国际科学城、国际知识城、国际科技创新城以及国际人才城。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