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我国
独一无二的淡水鱼类方正银鲫
方正县积极推动冷水鱼
一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
不断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
叫响“方正银鲫”品牌

这两天,江苏洪泽水产良种场场长周明带着团队来到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方正银鲫原种场,购买了3000尾种苗,用来与江苏当地的“兴国红鲤”繁育“异育银鲫”,正因为这里的品种优良,所以这已经是他们第五次来到这里。

多年前,方正银鲫经研究证实,是世界罕见的雌雄两性三倍体生物。不仅比其他鲫鱼生长速度更快、营养更丰富、抗病能力也更强,还能自然繁育,被誉为“鲫鱼中的大熊猫”。苗种和商品鱼的市场价格均高于其他鲫鱼20%以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功勋科学家沈俊宝:“我研究了方正银鲫,它和国外的品种不一样,一般的鲫鱼都是100条染色体,方正银鲫的染色体是150条,能正常受精。这条鱼的特点,只有我们中国有,只有方正有。”

过去当地更多在保护原种上下功夫,没有走产业化之路。为让方正银鲫加快向现代渔业跨越,方正县与省水产研究院合作,为原种选育、生产孵化注入新科技,着重培育优良品种。这两天,方正银鲫原种场的银鲫们陆续达到成熟条件,催产繁殖工作正在开展。

黑龙江方正银鲫原种场场长李广春向记者介绍,今年采取的是传统孵化模式和现代孵化模式相结合,集中催产、集中收集鱼卵、集中产孵,这样能增加方正银鲫的鱼苗产量,可达1000万尾。

今年,方正全域预计产出方正银鲫水花鱼苗5亿尾。抓住黑龙江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的契机,依托现有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去年当地还投资5000万元建设现代渔业园区一期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投用后将开展现代化主体孵化、养殖和方正银鲫产业研发等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今年9月,集冷链仓储及预制菜等深加工于一体的二期工程也将启动,全力打造完整的冷水鱼产业链条,进一步实现北鱼南移、北鱼南销。

中共方正县委书记郑伟:“通过招商引资,同上海光明、九沱实业以及省内的北鱼集团积极合作,拓展商业渠道,提高它的附加值和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引入创意设计产业和科技赋能,把方正银鲫从养得好、吃得好,向卖得好去转变,用市场意识和工业化的思维,推进提档升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