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2日讯 她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绚丽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是龙江振兴的力量源泉。在波澜壮阔的松辽石油大会战,石油大军头顶青天斗志扬,脚踏荒原闯难关,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如炬炙热,如旗飘扬。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在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之际,省委宣传部会同大庆油田策划了“铁人精神代代传振兴龙江谱新篇”宣讲巡展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和大庆油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回顾大庆油田64年风雨奋斗的光辉历程,学习铁人的爱国情怀和拼搏精神。
活动开展以来,已在全省13个市地和省直有关单位举办了15场宣讲报告会,部分机关干部、企业职工、高校师生、社区工作者等近1万人现场聆听,50余万人在线收看直播。宣讲活动让全省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人精神,以“三老四严”优良传统为遵循,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回顾百年征程 点燃强国理想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但到了近代,我们却远远落在了后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缺油,首都北京的汽车背上了煤气包,很多工厂被迫停工,连国防执勤、空军飞行训练都受到严重影响。
在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下,1959年,大庆油田横空出世。党中央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打歼灭战的形式,组织大庆石油会战。1963年底,大庆油田实现中国历史上原油首次出口。与国外同类油田相比,美国拿下东德克萨斯油田用了九年,苏联拿下罗马什金油田用了三年,而大庆油田从第一口井喷油到探明含油面积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到实现石油基本自给,仅仅用了三年。
过去,大庆石油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是爱国,今天,“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坚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就是新时代爱国的生动体现。报告会上听众纷纷表示,不仅爱国主义情怀再次提升,更在百年征程回顾中点燃了报国愿望、强国理想。
打造过硬作风 担起时代重任
大庆精神的精髓是艰苦奋斗。
大会战是在困难的时间、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打响的,是靠“革命加拼命”打上去的。近五万会战职工涌到只有100多户人家的盐碱滩,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在零下40摄氏度的野外作业,泥浆喷在身上,立刻就冻成冰铠甲;在荒原深处施工,便用雨水解渴;粮食供应困难,只能“五两保三餐”……
时代在前进,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不丢。油田多数油气项目分布在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远离祖国、家庭和亲人,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随时可能发生的酷暑沙尘、疫情疾病。大庆石油人用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的生命,谱写了艰苦奋斗、海外创业的新篇章。
“新征程上,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提出的‘五细’要求,践行‘工匠’精神,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激励担当作为、攻坚克难,锤炼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过硬作风,靠苦干实干创造一流业绩、担起时代重任。”这是来自宣讲活动现场听众的心声,也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
秉承“三老四严” 贡献青春力量
“三老四严”源于会战时期采油指挥部的三矿四队。会战初期,新来的学徒工小孙因操作失误挤扁了刮蜡片,还让材料员为他保密。队长辛玉和认为“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必须小题大做。不久,在队党支部带领下,全队开展了“三老两严”活动,后来逐渐完善为“三老四严”,就是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60多年来,大庆油田科研人员从严求实,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创造了领跑世界的陆相油田勘探开发奇迹。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采出的液体90%以上是水。在这种条件下采油,相当于水中找油、水中捞油。但通过三次采油技术,能在油田含水率达到98%的极限开采条件下,再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今年3月,油田三次采油累积产油突破三亿吨,实现了我国化学驱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实质性跨越。60多年来,油田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1000余项,油田勘探开发技术成果与“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在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的进程中,我们要继续发扬‘三老四严’、科学求实的优良传统,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聆听报告的青年学生们慷慨激昂地说。
弘扬铁人精神 书写不朽篇章
大庆油田会战刚打响时,设备短缺、处处吃紧,从玉门来的王进喜,带领队伍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保开钻,跳泥浆池压井喷,他曾人拉肩扛抬过的钻机主机原件重达5.1吨,被誉为“铁人”。
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是王进喜的心声,也是王进喜的追求。工人夜班吃什么,他要亲自过问;钻工冬天干活辛苦,他嘱咐做工服时把后腰加高,防止受冻;看到钻工家的孩子在荒原上乱跑,他带人支起帐篷,建起了油田第一所小学……
1970年,年仅47岁的王进喜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临终前,他嘱咐家人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还反复说,要回大庆再干20年。铁人把一生都交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立功、立言、立德,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忘我为民,正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可贵的品质和最大的幸福。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秉照一代代大庆人心灵的灯盏,也是引领一代代龙江人前行的火炬。铁人的事迹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学铁人、做铁人,立志秉承“心系百姓冷暖”,把铁人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时光不老,精神永恒。一代代铁人高矗起精神的丰碑,这丰碑,浩然留史册,光耀天地间。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