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日讯(记者 杨帆)3日,由黑龙江职业学院联合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国创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的黑龙江职业学院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启动仪式在黑龙江职业学院举办。去年9月,黑龙江职业学院作为全省唯一一所高职类院校申报的“智能制造方向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入选工信部首批培育名单。

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末,全省市场主体达到313万户,其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在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增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方面作用日益显著。但是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落后、运营管理粗放竞争力不强。省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创新创业基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培育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888户、专精特新企业864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7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3户、单项冠军企业8户。中小企业沿着“专精特新”道路不断升级发展,迫切需要协同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校等单位发挥科技资源配置作用,合作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共性技术攻关。

该产业学院将助推“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升级,结合黑龙江省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柔性岛式装配等技术发展与各合作主体的资源优势,规划了以无人机岛式装配为主的智能制造产线,通过创新产教融合合作模式,将政策、资金、场地、品牌、技术、教学设施设备等内容进行整合建设,搭建产教科协同生态,形成集高水准专业群建设、科研育人、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精准就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示范性产业学院。
未来,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中将形成专家池、师资池、技术池、项目池、产品池、资源池等,通过团队强大的综合方案整合设计能力,以前沿应用技术为职业院校与区域企业集群的高度融合提供有效链接,提供系统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及产业应用技术解决方案。产业学院相关资源对合作企业开放,用于企业研发、中试、培训、实践等;依托产业学院专家库的行业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生产管理的技术支持;产业学院创新合作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职业资格认定和评定服务;建立产业学院下学生专班培养,为企业长期稳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合作中心结合专家智库,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鉴定方面的支持;产业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促进企业升级转型,为企业提供技术顾问;通过校企合作扶持政策,取得政府对企业的额外支持。完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团队,产业应用场景真实落地的多元特色,真正实现“技术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与贯通,服务区域智能制造可能服务辐射的产业集群。
下一步,黑龙江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严格按照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要求,深化高校产教融合,探索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推动高校技术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高校与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为全国和龙江高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