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讯 (王继梅 姜兵 刘宇飞 记者唐继厚)记者从哈尔滨市气象台获悉,从7月14日白天开始,大暴雨天气过程“上线”冰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将影响全市大部分区县,东北部个别地区可达大暴雨。此轮降雨过程受东北冷涡影响,可能伴随出现8~9级对流性大风、小时雨强20~30mm的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山洪、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农田渍涝等次生灾害。对此,记者采访到哈尔滨市气象台专家,为公众作天气解读和相关防范建议。
14日至16日哈尔滨市大部累积降雨量可达大到暴雨,通河北部、依兰北部个别站点可达大暴雨。14日白天至15日白天为降雨集中时段,其中14日白天降雨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区域(双城、五常、主城区),14日夜间至15日白天降雨集中于北部区域(巴彦、木兰、通河、依兰),15日夜间至16日转为阵雨。
什么是暴雨?哈尔滨市气象台专家介绍,暴雨,顾名思义是指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相当大的雨,我国除个别地区外,按照统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mm或50mm以上的雨为“暴雨”。夏季,暴雨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为雨势很急,短时间内降水量很大,并同时伴随有雷电、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降水,这种降水使我们体感就像被盆子泼水一样,通常持续时间不长;另一种降水比较缓和,但持续时间较长。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降水过程,如24小时降水累积量超过50毫米都可以被称作“暴雨”。
哈尔滨市气象台提醒公众,如发生强对流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不要开车穿越低洼地带,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附近停留,避免被瞬时大风引起的房屋倒塌、坠物和触电事件伤害。降雨天气,行人请勿在积水中行走,更不要靠近电线等金属物体。驾驶员开车时不要冒险通行,要特别注意,不要冒险把车开到有积水的地方,切勿驶入立交桥底层或下沉式隧道中。当暴雨发生时,公众出行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一些保护自身安全的技巧。连续性降雨天气极易造成一些山区、半山区等地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提醒公众需随时关注气象预警信号。
针对本轮天气过程,哈尔滨市气象台已于7月12日16时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3日08时发布地质灾害、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