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哈尔滨数字驱动政务服务 从窗口到家门口
2023-09-04 08:53: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市民通过自助机办理业务。

  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黑龙江日报9月4日讯 延伸触角,近百项高频民生事项街道社区就能办;深度融合,市本级、区县(市)2.5万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打破壁垒,13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过程中,哈尔滨市聚焦“统筹、融合、便民、数智”,全力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结、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由审批大厅“窗口”送到企业群众“家门口”。

  纵向贯通 办事不出“圈”

  “网上申请后,不用跑公司注册地,在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大厅就能领执照。”不久前,通过“全城通办”业务,在南岗区注册公司的市民吴女士在家庭住址所在的道里区政务服务大厅领取了营业执照。吴女士对这项服务获得感满满。打破地域限制,在不改变各地原有审批事权的前提下,由传统的固定地点办理、审批、领取转变为申请人根据便利、自愿原则办理,“全城通办”服务是哈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管理局构建全市纵向贯通政务服务体系的有益尝试。

  服务围着民意转,窗口围着百姓转。哈市以压时限、减要件、优流程等方式,发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为企业群众提供泛在可及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将单位参保、企业职工暂停缴费等13类19项高频事项在96个银行网点开通就近办;选取34项医保高频业务在309个银行网点开通就近办。哈市社保、医保等相关部门选取近百项高频民生事项,通过打通数据壁垒、优化审批流程等方式,下沉到乡镇街道执行无差别受理标准。

  针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业务申报区域、层级受限问题,哈市还以证照、办事材料等共享互认的方式,推行“全城通办”服务。目前,涉及交通、民政、卫生医疗、市场监管等65项民生高频事项实现“全城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转变。

  横向融汇 跨地域轻松办

  人在三亚出差,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增项照样办。近日,市民张先生通过“跨省通办”业务,顺利完成了企业变更登记事项,保证了公司正常运营。“数据替我跑腿,节省了往返两地的时间和成本,问题轻松解决了。”张先生说。

  如此畅爽的政务服务体验,得力于哈市与多个省市开通的“跨省通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既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便利群众生活、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举措。”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跨省通办”之所以难实现、不畅通,原因在于各地在政务服务方面的机制不同、标准不一、数据分散。

  在开通“跨省通办”政务服务的过程中,哈市与相关城市建立起联席会议、协调小组等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打破地域限制和信息壁垒,让同一事项逐步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目前,在海南省可办理哈市不动产权证、货车营运资格证补发、公积金等61项高频事项,哈尔滨市民大厦“跨省通办”窗口可办理海南省的户籍、社保等437项高频事项。哈尔滨自助服务终端可办理“全省通办”黑河市事项653项、鸡西市事项739项,“跨省通办”海南省事项437项、厦门市592项。据统计,按国家要求实现“跨省通办”的13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哈市已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数字赋能 更多事项掌上办

  “填写个人信息时,一些不确定的事项,登录APP就能一键查询,非常便捷。”市民孙宇口中的APP正是哈尔滨打造的“e冰城”手机客户端,让他觉得便利的是客户端内嵌入的“自己查自己”服务。为了方便市民可随时掌握自己的信息,哈尔滨通过打通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的端口,让市民可随时查询自己的婚姻、学历等信息,极大压缩了查询信息“往返跑”带来的经济及时间压力。

  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哈市始终发力“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的提升。目前,市本级和区、县(市)政务服务部门的2.5万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率、“零跑动”率分别达到96.06%、98.78%和83.58%。今年,哈市还开通了助老助残、办事大厅地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53个主题服务,开通新生儿、大学生落户等144个“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出“创业安家智图”,汇聚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等近20亿条数据,采用AI技术推出18个主题共108项智能服务,全方位展示周边商业环境、居住环境。推出“网点大管家”,汇聚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网点和状态信息,让群众快速掌握网点情况,找到办事的最优解。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哈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受理事项102万件,好评率97%。“e冰城”政务APP和微信小程序,可办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事项达7万多个。

  据了解,目前,哈市正全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市数据资源中心、企业电子印章、数字运营中心等省级要求项目建设,助力更多事项实现联网指挥调度,“用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靠数据指挥”。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