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20日讯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黑龙江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在我省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作为省会城市,哈尔滨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如何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的决定》具体安排,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张安顺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担当,切实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责任,责无旁贷走在全省振兴发展最前列。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把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激励在哈大学大所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建立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黑科大石墨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做实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快建设哈尔滨科技大市场,确保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户以上。加快哈电、哈飞、东轻等龙头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全覆盖。依托工大卫星、同创普润、三一重能等重点企业项目,壮大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围绕深海、深空、深地等领域,超前谋划未来产业,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担当,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落实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力争到2026年粮食产量新增50亿斤左右、达到300亿斤。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巴彦鸿展、双城飞鹤等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更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早日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推动文化、旅游、生态、体育融合发展,加快制定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优化旅游产业布局,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经典旅游产品,不断提升哈尔滨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放大“冷资源”,打好“冰雪牌”,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筹办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建好今年冰雪大世界,扎实办好2024年国际冰雪节和冰雪博览会,丰富冰雪美食节特色,确保冰雪季的旅游人数和总收入超过疫情前水平。
四是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要进一步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增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功能,深化对俄全方位合作,对接俄罗斯市场需求,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把加工基地、贸易枢纽、结算中心落在哈尔滨,不断壮大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对俄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元。支持哈尔滨新区、自贸试验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确保今年在国家考核中由C类升级为B类。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完善深哈对口合作机制,高水平建设深哈产业园,打造全国对口合作标杆园区。
五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在振兴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扎实做好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特别是保障好冬季供暖,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真落实支持生育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水毁房屋修缮重建,千方百计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六是提升干部能力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扎实组织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的能力。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增强信心、提振精神、攻坚克难,真正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