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4日讯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精准引才模式,聚焦“三个同步”,努力构建出了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坚持“人才+产业”同步招引,按照“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思路,梅区以经开区内企业为主要阵地,推动“双招双引”有机融合。今年,对经开区内重点企业人才资源进行摸底排查,全面了解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公告,精心筛选符合区内产业特色的高层次人才,靶向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5人。同时,借举办“春风行动”“直播带岗”“高校毕业生”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成功招聘专业人才62人。
坚持“平台+项目”同步开发,坚持建好平台载体、引进高端人才的思路,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大力推动政校合作,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人才科研平台,深入挖掘人才、科技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先后组建王伟明头雁工作站、孙海霞科学家工作室、王傲雪头雁团队工作站子站、单安山头雁团队工作站子站,推进高校人才交流与科研项目对接;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持续发挥已有科研平台载体作用,深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啤酒花种植试验,种植品种5 个,种植面积12亩,东北农大王勇教授的“洋葱减肥、减药”省级科研项目及自新种业的中央引导地方的粮饲兼用省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也高规格地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
坚持“政策+服务”同步发力,坚持统筹发力,集成优化政策,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通过“人才新政”,修订《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乡村高层次人才补助实施办法》《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等政策文件,明确人才首席服务员38名,担当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并升级打造3处集住宿、咨询、交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才驿站,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项目路演等“一站式”“全过程”服务;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人才医疗绿色通道,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设置人才活动中心和健身活动中心,为区内人才提供交流锻炼的平台;与龙江银行合作推出“人才贷”,为人才创新创业注入了“金融活水”,在“引归雁、育头雁、用鸿雁、留住雁”等人才汇聚上下功夫,让越来越多的“千里马”竞相奔涌,为乡村振兴赋能并注入更多澎湃活力。(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