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黑龙江省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攻关核心技术,让“大国重器”更“硬气”,彰显实力有底气。

燃气轮机是工业制造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国船舶第七〇三研究所,一台25MW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开启后,可以满足一座拥有50万居民城镇的生活用电。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结构极为复杂,加工精度至少要达到0.01毫米。在十年前,机组出现了震动问题,几万个零件需要逐一排查,检修难度可想而知,经过三年不间断的摸索和检查,不仅发动机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车载集成技术也有了新突破。

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所长林枫的话说,目前除了欧美之外,他们是唯一能够实现,这么大功率车载发电的供应商,装备已经实现了市场批量供货,大胆突破技术瓶颈,敢于和国际顶尖水平“掰手腕”,这份底气就来自持续不断的创新。

在东北轻合金公司,全国技术能手毕苍兆和他的团队正在对一项关键技术升级做总结,某飞机上使用的钢材料要换成铝合金,不仅合金配比参数是个难题,对轧制技术的要求也格外苛刻,无数次的试验和孜孜不倦的研学,终于将材料厚度从最初的3毫米做到了0.3毫米。

70年来,东轻公司产品品类已发展到5700多个品种、23000多个规格,成为以超大规格板带材、高端挤压材等,为核心的多领域综合性,高精尖铝镁合金生产基地。

黑龙江厚重的工业底蕴不仅孕育了,中国一重、哈电集团等一批,“大国重器”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这些企业还通过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基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力力说:“黑龙江省在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进行优化和升级,一大批龙江创造的科技产品破解了技术瓶颈,有效支撑了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需求,维护了产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