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赋能片区高质量发展
2023-11-28 15:42: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和视察我省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开放龙江”的工作部署,全力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在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一是凝心铸魂,积蓄向北开放动能。以理论学习凝聚思想合力。绥芬河自贸区牢牢把握“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重要指示,抢抓对俄合作战略机遇,将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作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工作,以学铸魂、以学明智,推动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节点、前沿城市。年初以来,片区累计新设企业807家,其中外资企业12家,实际使用外资200.32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额139亿元。以平台优势提升发展质效。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木业产业集聚区,木业企业占全市51%比重,年加工量120万立方米,已形成以进口木材为支撑,以表板、部件等产品为基础,向实木家具精深加工转型的木业产业体系,2023年被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桦木加工示范产业基地”称号。综合保税区利用“两头在外”保税政策优势,重点培育以粮食、酒类等商品为主的保税加工产业。俄粮加工产业已有北大荒、保达等10余家企业落户,年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酒类生产分装基地逐渐形成,辛巴赫已接近“满产”状态,并率先开展保税研发业务,1-10月产量突破4000吨。

  二是实干担当,强化创新引领发展。先行先试,推动落实。承接总体方案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100%,围绕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挖掘“沿边、对俄、跨境”特色,累计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46项获评省级案例,“绥芬河片区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获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优化服务,促进发展。开通了全省唯一双币种现钞陆路调运通道,累计调出人民币27笔7.0亿元。先后搭建了金融超市和跨境金融服务站,线上金融超市受理咨询企业216家,对接意向贷款5.7亿元;线下金融超市为市场主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有效解决经营成本。

  三是成果转化,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强化创新联动。以自贸创新推动各区协同联动,形成各园区各有侧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发展模式,探索了“跨境木材加工全产业链平台”“中俄跨境农工贸产业链”“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中俄产业园区跨境联动融合发展”等一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通过制度创新引领,推动园区联动发展模式加快落地见效。强化园区改革。推动园区管理改革,探索实施“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建立招商运营公司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按照“以岗定薪、优绩优酬、末位淘汰”原则推行目标管理制和绩效工资制,确保各项任务高效落实。强化政策叠加。推动综保区边合区联动,综合保税区首次开展了进口粮食类产品指定加工场所异地加工业务,探索形成了与边合区联动的大豆油脂压榨工序外发加工业务新模式,扩大保税加工业务辐射范围。

  绥芬河自贸片区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奋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谋划推动工作,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把制度创新工作放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去研究,更好发挥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以走好开放路的工作思维探索制度创新,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引进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以创新驱动积蓄向北开放新动能,推动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以打好自贸牌的制度优势提升工作质效,充分借助自贸区平台优势,深入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责任,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绥芬河方案。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