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找准三者共同发力点,增强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铁力市积极探索政协民主监督与人大依法监督和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贯通协同新路径,着力下好“四步棋”,协同解决社会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高质量的协同监督助推铁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好“统筹棋”,建立协同监督新机制。铁力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讨论通过《铁力市协同监督工作方案》。制定协同监督计划,保证了协同监督的顺利开展;成立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协、纪委的主要领导和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通过领导小组会议和联席会议常态化听取和研究协同监督工作,不断推进工作走深走实。
下好“关键棋”,把准协同监督重点项。铁力市将市委关注、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列为监督重点项,按照“谁提出意见、谁联络沟通、谁组织实施”的原则,通过调研、视察、会议等形式实施监督。先后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小区物业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食品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项开展协同监督5次,确保党的利民惠民好政策落地见效。
下好“制胜棋”,打造协同监督全链条。铁力市发挥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各自职能优势,建立“发现问题-监督-反馈”工作全链条。在发现问题方面,主要是通过分析委员提案、代表建议案、社情民意信息、纪检监察线索、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反映问题等明确监督议题。在开展监督时,首先是从协同监督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情况掌握明的人员组成监督组,然后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在反馈意见方面,形成协同监督建议清单、责任落实清单、协同监督报告“二清单一报告”,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和专题协商会对相关责任部门反馈,并及时向市协同监督领导小组报送,形成监督工作闭环。
下好“长远棋”,促进协同监督提质效。铁力市协同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通报问题整改情况,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任务,促进协同监督成果“落地生根”。同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协同监督意见的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努力做好协同监督后半篇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全市协同监督工作成效凸显,全市12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委委员积极建言献策,《针对影响发展难点堵点等问题监督检查协调联动制度》的执行和增设城区停车位、规范宠物管理、加强交通秩序管理、促进铁甲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等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实践证明,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有机结合,推动了调研在一线深入、监督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使协同监督产生“1+1+1>3”的聚变效应。
下一步,铁力市将持续推进协同监督融合,为铁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