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铁力市持续深化医改,推进全民健康管理,实现较高健康效益。
坚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铁力市组织召开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围绕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缺和跨市就医等医疗需求,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升医疗信息化建设等,加强医疗服务的协调和配合,建立健全医疗服务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减少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流程,降低总体治疗费用,辖区内各二级医院均已达到70%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74.14%,分别对儿童、新生儿、孕产妇、精神障碍患者设置专项档案;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5个,服务人口总数78508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55.74%;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
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铁力市医疗服务共同体中心医院各分院结成“帮扶对子”,合理调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基层医疗机构驻点工作,有计划的对成员单位进行技术帮扶。铁力市医疗服务共同体中心医院六大支持中心同时服务于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共体内实现了同城检查结果互认、远程影像会诊和远程会诊,乡镇患者可以就地接受中心医院专家的诊治服务,通过远程诊疗系统进行查房和交流,解决了基层医疗人才匮乏的问题,促进了人才的交流,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机整合。年初以来,实行“名医下沉、流动医院”,出动医务人员467人次,诊疗患者6900人次;各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共配备指夹式血氧仪387个;韩红基金会捐赠巡诊包62个;国家农业农村部免费为铁力市7个乡镇卫生院捐赠制氧机7台。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铁力市持续指导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建立健全与DIP结算方式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规范入院临床路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目前,共有5家医疗机构实现DIP线上结算,实际结算995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4689万元,城镇职工5053万元,医疗救助214万元。在公立医院设置集中带量采购监测点,每月上报采购品种数量、使用数量、库存数量和非集采使用前十名药品、耗材种类,定期进行会商分析,积极将意见反馈上级主管部门,防止出现应采未采、应用未用问题。目前,全市集中采购药品种类达到330种以上,平均价格降幅50%左右。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工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市医院、中医院等10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截至10月末,共计追回违规使用医保基金76.98万元、行政处罚8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