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2月29日讯 12月28日,市区江边马踏飞燕广场上,雪雕师傅手握雪雕刀,时而大刀阔斧地切割,时而小心翼翼地雕琢。随着日头升高,圆润的豆苗和珊瑚树般的鹿角,从大雪堆中慢慢“探出头”来。零下26摄氏度的室外,师傅们手中的活儿一刻不停。
“我们早上7点半就来了,预计要工作到晚上5点多。”一位雪雕师傅与记者交谈时,围巾已挂满白霜,睫毛、眉毛也都“变白”了。问及这么冷的天气下,他们如何安排休整时,他回答说:“中午吃口饭能歇一歇,其余时间一直在室外,冷就多穿点儿,一定争取在元旦时让雪人和大家见面。”
记者了解到,雪雕师傅们从12月24日开始准备前期工作,先是依照设计图纸,搭建一个木质结构框架,然后用人工造雪将框架填满,雪坯就基本完成了。但这样的雪坯并不结实,必须由雪雕师傅们用人力和工具将雪压实,才能将木质框架拆掉,这个过程持续了3天左右。12月27日,雕刻才真正开始。
雪雕师傅们说,雪雕是一次成型的艺术,每一次下刀都要慎重。在雕刻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小坎坷。比如用电锯切雪块时,电锯太热容易把雪切坏,电锯工作时间太长容易冻没电;日夜温差让雪雕内的雪化了冻、冻了化,有时会在内部形成冰块,给雕刻带来难度……类似的小坎坷还有很多,但在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师傅们面前,问题总能迎刃而解。
28日这天,中俄界江边上这对“呦呦”“逗逗”大雪人已经初见雏形,从早上7点多只见“尖尖鹿角”,到下午5点多已现“圆圆脑袋”,两个“雪雕版”城市吉祥物憨态可掬的样子已经呼之欲出,引来路过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12月29日,大雪人将进行身体部分的雕刻,争取尽早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来源:黑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