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积极履行法定职责
2024年黑龙江省“两会”即将来临
我们推出“看法”
看看他们眼中的人民法院
.....

省人大代表闫新科
人民法院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既是宪法要求,亦是政治责任。黑龙江法院政治站位高、大局观念强,尤其是黑龙江高院提出的“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坚持以“三争”晋先为工作总抓手,全力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等工作理念,整体工作落得实、有创新。
其中,佳木斯中院自主研发的全省首家智慧线上解纷平台——新枫佳和云解纷服务平台,构建了法院与乡镇(街道)、村屯(社区)资源共享的多元解纷体系,为百姓提供了在线咨询、调解、立案、诉讼、普法等一条龙服务功能。我要为这种“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真正解决百姓难处,顺应人民期待”的工作举措点赞。
在点赞成绩的同时,我也希望法院能找准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定位,积极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提升从本质上、根源上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以审判理念现代化统领、引导、促进各项工作现代化;坚持司法为民,强化责任担当,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发挥司法职能,创新服务举措,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智慧法院、在线法院建设为牵引,促进信息技术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共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会继续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和优势,畅通社情民意沟通渠道,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提出意见建议,为提升黑龙江司法服务保障水平贡献力量。
省人大代表宁利文
过去一年,黑龙江法院忠诚履职、能动司法,在诉源治理、执行攻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诉源治理方面,黑龙江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体系,全面融入了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法院的诉源治理举措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肇源县人民法院联合肇源县司法局、肇源县自然资源局推出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的新服务模式,以前房产继承是个麻烦事,需要跑的部门多、窗口多、材料也多,没有半个月根本办不完,现在各单位之间进行联动,不用人民群众来回跑,一天内即可拿证,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问题。
在执行攻坚方面,持续开展“雷霆”行动,通过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涉农、涉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执行力度,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好环资审判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新建了很多司法生态修复基地,无论是齐齐哈尔法院建立的“扎龙生态司法保护基地”,还是大庆法院建立的“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都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法院的有力指导,离不开全省法院所有干警的辛勤努力。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我希望人民法院可以持续开展好诉源治理工作,积极投身于基层社会治理,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持续开展好执行攻坚行动,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强化执行联动,以能动执行践行法院责任与担当,以高质量司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省人大代表刘春丽
2023年,鸡西法院深刻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坚持能动司法,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涉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工作实质化运行,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生态环境。
据我了解,鸡西中院与鸡西市公安局、生态环境局和林草局等9家单位会签了联动协作机制实施方案和环境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汇聚辖区环境资源保护合力。在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天,推动落成“兴凯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打造形成“兴凯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和“废弃矸石山治理”两个环资审判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生态效果和社会效果。
最近,我观看了鸡西中院拍摄制作,获评全国法院第十届“金法槌奖”优秀奖的微电影《守护之翼》后很感动,微电影以韩某辉等22人非法狩猎案为原型,是“人民法院在环境生态保护领域贯彻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的鲜活案例”。希望鸡西法院今后持续弘扬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理念,更好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同时推动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让司法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奋力开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新局面,为服务“绿色龙江”建设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