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积极履行法定职责
2024年黑龙江省“两会”即将来临
我们推出“看法”
看看他们眼中的人民法院
.....

省人大代表韩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短道速滑教练员,我感受到法院践行新时代司法理念,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过去一年,我受邀见证了七台河中院工作,对法院有了更多的了解。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认真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坚持对未成年人双向司法保护,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依法发出《家庭教育令》,对家长缺位监管行为进行教育引导。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等活动,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扎实推进法治副校长履职,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开展普法专项教育,深入大中小学开展禁毒知识、宪法学习、反诈宣传等普法讲座,给未成年人筑牢法治信仰。
七台河法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为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和七台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省人大代表曹国旺
我深切感受到农村的矛盾纠纷千头万绪、复杂敏感,如果小矛盾处理不及时、不恰当,甚至会引发大事件,把诉源治理工作做好了,农村矛盾纠纷就少了,基层治理工作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黑河市爱辉区法院非常重视乡村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与赞扬,在我们这里设立了村屯调解点和法官联系点,并留下驻点法官服务指引和联系方式,法官从“坐堂办案”到上门服务,这是法院司法为民的又一新举措。之前本村村民李某涛到村委会找我,让我帮助做其母亲工作,帮助解决其父的遗产继承纠纷。我联系到驻点法官后,法官和我联合调解员一同前往李某涛家里上门调解,在多方合力下,讲法理、说情理,让纠纷当场达成和解,消化了矛盾,免去了诉讼纷争。
在和法院的多次联系互动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爱辉区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的成效,他们以“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为载体,推动“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人民法庭和综治中心的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止于萌芽,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深入推进“无讼村屯”创建,把“调”再向前延伸,让“解”更深入民心,最大限度将乡村矛盾纠纷止于萌芽、止于诉前。到了春耕秋收等关键节点,法官下基层的频率更高,除了审理和调解案件,也会做普法工作,从老百姓多元化、多层次的司法需求出发,用他们更熟悉的方式和语言拓宽普法的深度和广度,宣传法院一些通俗易懂、有教育意义的案例,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
今年乡村旅游又多了起来,围绕旅游产业要怎么依法办事,法院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期待法院能够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的惩治力度,推动农村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以法治之力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省人大代表王海荣
近年来,全省法院系统坚决筑牢政治忠诚,坚定维护安全稳定,服务大局,切实保障民生权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着力锻造法院铁军,各项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作为省人大代表,我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一些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诉源治理赋予数字化的新思路,通过对矛盾纠纷要素画像、成因分析、同源研判、心理疏导,可以实现对矛盾纠纷的精准研判和智能化解。建议全省法院系统在技术应用层面,开发诉源治理智能化集成平台,集合在线咨询、在线评估、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诉讼功能,整合咨询师、调解员、仲裁员、法官等各种解纷资源,实现与法院立案系统、人民调解平台、社会服务平台的数据联通与共享,解纷前在线智能评估纠纷,解纷后通过大数据分析预防纠纷,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在前端过滤和分流,仅少量疑难复杂案件通过诉讼终局解纷,构建“漏斗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企业破产管理人选任机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议法院系统对管理人选任的具体方式、流程、标准、动态管理、监督、惩戒、职业责任保险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以利害关系人自行选择的推荐制为主、公开竞争为辅的管理人选任机制,同时鼓励专门从事破产清算业务的多类型机构积极参与管理人选任工作,切实实现管理人评审系统化、公开化、标准化。
构建执行人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关系,继续深入施行律师调查令制度,依法保障律师调查权,积极协调相关协助执行部门,完善律师调查令实施配套措施。
省人大代表赵秀金
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严格依法办案,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职能,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和诉源治理方面,做出了大量探索。
大兴安岭中院建立了“四个一”包联机制,结合“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和司法需求,常态化开展“法治助企”宣传活动。我建议开通企业绿色通道,为涉诉企业提供多元化解、速裁快审、简案快执、在线调解等便捷司法服务,确保涉企诉讼案件高质高效办理。持续为企业提供包括法律咨询、经营风险预警等措施在内的各项司法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建议法院深入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持续畅通基层治理渠道。强力推进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实现诉非分流、案件指派、诉调对接、督促督办全流程线上办理,进一步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兴安和”小程序的利用率。
建议法院充分发挥损害赔偿制度的惩戒作用,严格落实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改变环境资源领域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要重视推广生态修复机制,凡有可能采取一定措施恢复原状的,在判令违法者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责令其恢复原状或进行替代性修复。
建议法院找准切入点,围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加大普及力度。进一步宣传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将法律条文生活化、趣味化,制作更多高质量的宣传作品,充分发挥司法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