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6日讯 全年实施重点领域攻关项目70项以上,开展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活动300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00项,成果转化落地生成企业200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记者从2月5日召开的202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全省科技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两会部署,锚定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为目标,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支撑,围绕“4567”现代产业体系,实施科技成果供给、成果转化载体培育、重大成果引领、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成果转化生态优化“五大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龙江振兴发展。
实施重点产业成果供给行动
加快新质生产力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未来生物、机器人、生物医药、商业航天、页岩油、智能农机装备等发展,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强化基础研究产业应用导向,围绕黑龙江省重点产业关键科学问题,征集凝练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实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项左右。探索建立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引导市地、企业加大应用类基础研究投入,产出一批可转化的原创性成果,对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联合资助方可给予基金冠名权。
实施成果转化载体培育行动
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工程,做好高企奖补资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券等政策落实,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发展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力争全年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500家以上。
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企业技术需求挖掘工程,精准支持企业实施各类科技项目,推动临规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做好国家级、省级孵化载体培育工作。依托哈大齐自创区和佳木斯农高区等“国字号”载体开展科技招商,力争新招引科技型企业、创新平台等50个。
实施成果转化重大工程引领行动
统筹推进高校、院所、企业三大成果产业化行动,实施重大成果产业化专项,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部署重大战略产品产业化等项目,单个项目支持额度最高1000万元,省、市按1∶1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力争实现200万元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600项,助力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
推动哈工大先研院发挥龙头作用,建设专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和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打造以哈工大先研院为首的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平台,为科技成果在龙江落地转化及产业化提供一站式管理与服务。
加快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畅通省市区校所协调联动机制,省、市按1∶1比例出资建立创新创业生态圈联合引导资金,支持生态圈开展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创新创业服务,推动哈工大中俄联合校园、哈工程船海科创综合体、黑科大生态碳谷大厦等一批生态圈示范项目,建设集研发、孵化、投资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
实施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行动
加强省市协调联动,支持区域创新载体建设,集聚、承接、转化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高水平建设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建设哈尔滨新区科学城,开展深哈产业园科技创新增量器试点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扎实推进佳木斯农高区建设,在农高区布局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集聚一批科技人才,推动稻米育种、智慧农业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加速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样板。
推动省级高新区发展,综合开展省级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统筹省级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等资源,引领省级高新区承接转化成果,培育发展主导产业。
实施成果转化生态优化行动
通过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推进科技改革、建设创新平台,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科技金融等,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省科技厅将会同省直部门和市(地)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创新龙江意见”“创新发展60条”重点任务落实,修订科技评价、科技交流合作等政策细则,更好发挥政策支撑作用。深化科技领域改革,坚持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导向,增加产业专家参与全流程科技计划项目的比重,推动科技计划项目全面向产业倾斜。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建立基于实际应用效果的成果评价机制。
构建支撑产业振兴的平台体系,积极争取创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基地和生物分子信息存储、智能材料、大豆等重点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团队,启动省科技奖评选工作,调动全省科研人员积极服务龙江产业振兴。
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推动设立龙江天使基金、省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深化与银河证券、金控集团、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送企业融资信贷需求,建立融资贷款担保风险代偿补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推动省市共建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早期投资力度,激发早期投资活力,赋能成果转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