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搜 索
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丨“雪国列车”上的“东北风”
2024-02-21 08:19:1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2月21日讯 17时,太阳已缓缓落下,天空渐变为深蓝,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在这一瞬间显得静谧而和谐。由哈尔滨开往漠河的K7039稳稳地停在哈尔滨火车站站台上,旅客们大包小裹,步履匆匆地登上列车。“大家注意脚下安全,请排队上车。”一声响亮的提醒划破了短暂的安静,语气继而又温柔了下来。“小朋友,快跟住妈妈啊,你看那个大窟窿,很危险的。”说罢,徐敬东就牵起了小朋友的手,将她送上车厢。

  徐敬东在这列哈尔滨往返漠河的列车上工作了十几个年头,作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客运段漠河车队2组的列车长,他带领着二十几人的班组,服务着近千名旅客。

  火车上的“东北味”

  17时18分,火车鸣笛开行,不一会儿,8号车厢就开始载歌载舞,欢腾雀跃起来。

  “列车长,帮我拿手机拍一段呗。”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将手机递给徐敬东,再将东北大花三角巾围在自己头上,随后便在车厢内跳起了东北大秧歌。

  东北民俗风格列车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打造的主题旅游列车之一,把“东北大花”“传统年画”“东北炕头”搬进火车车厢。

  特色定制的东北大花床单,车厢内装饰着喜庆的窗花和红灯笼,为游客准备好了冻梨、冻柿子等地道的东北美食,还有扭秧歌等多样的民俗表演,让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都能感受到这专属于东北的魅力。

  这个冬天,从哈尔滨开往漠河的车,每一趟都是一票难求,座无虚席。其中,有80%的旅客来自南方,他们,坐着雪国列车去漠河“找北”。

  漠河游玩路线、注意事项、旅游美食、必去打卡点……密密麻麻的文字配上图片,足足打印了8页纸。这些,都是徐敬东自己上网查的,全部完成后,他又找了当地的旅游团队把关。遇到年轻人,徐敬东就在手机里直接分享,年纪大一点的,就把纸质版送给他们,方便旅客查阅。

  别看徐敬东介绍起景点来滔滔不绝,但实际上,他和车上的很多列车员,都不曾去过这些景点。徐敬东说,他们要做的,就是保障旅客出行顺畅,要是再能让旅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就更好了。

  “冷极列车”不冷

  坐上雪国列车,一路向北,列车沿着长长的铁轨呼啸而过,室外温度不断降低,车厢连接处和车门逐渐挂满雪霜。

  还没入冬时,列车工作人员就在车窗缝隙粘贴了防寒膜,铺上了防寒垫,但当室外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不管如何防寒,效果都微乎其微。只见徐敬东拿起冰铲,小心翼翼地将门口的冰雪一点点铲掉,再用扫帚收起来。“为了确保旅客通行安全,值夜班的列车员一晚上要收拾十五六次。”徐敬东说。

  车厢中飘来泡面的香气,热水箱前接水的旅客一个接着一个,洗面间的自来水开了又关……对于冷极列车来说,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寒地气温低,车内用水的各种管线经常会被冻住。当班的时候,徐敬东都会提前两个小时到达绥化客车整备所,用“解冻神器”来解冻火车水箱注水口。

  所谓的“神器”,是列车员们自制的。“我们在网上买的高压水枪,用一段钢管连接水枪的软管,对准水箱注水口,用热水冲个十几分钟,就能把里面的冰块化掉。现在也算是设备升级了,以前那些年,我们都用塑料桶自制,那才费劲呢,这些年没少想招。”徐敬东说。

  穿过林海雪原,凌晨2时,列车到达加格达奇站,站停23分钟,室外温度已达零下32摄氏度。用不上5分钟,车门口立岗的列车员就会被冻透,围脖上挂满了哈气凝结的冰霜。可车厢内温度却达到了零上20摄氏度,熟睡中的旅客,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鼾声。列车员一趟又一趟地在配电室和车厢中来往,随时调节空调温度,保持车厢内温暖适宜。

  “有事找大哥”

  “旅客多了,是好事,服务上,要做得更好。”徐敬东常常告诉列车员,旅客的问题,大家尽力解决,解决不了还有他呢。

  所以在列车员的口中,经常说的就是“有事找大哥”。

  “列车长,能不能帮我们调一个下铺,老人住上铺不方便”“列车长,我手机刚停车拍照掉下去了,麻烦您帮我找一下”……一节车厢只有25米,但是从头到尾,徐敬东常常要走上几十分钟,面对旅客各种各样的需求,徐敬东都会想尽办法满足。

  “黑龙江好不好啊?”“好,下次还要来,还要介绍别人来。”

  “我们列车员好不好?”“好,非常热情。”“这是我们的服务卡片,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徐敬东一边和旅客交谈,一边递上了标有他电话的服务监督卡。为了更好地服务南方游客,徐敬东带领的班组还贴心地准备了热水袋、热贴、充电宝以及冻伤药,在列车上配备“爱心服务箱”,设立“爱心服务站”,为旅客排忧解难。

  经过了一夜的开行,次日10时07分,K7039列车到达漠河站。

  “车长,跟我们一起拍张照呗。”和旅客并肩站在“绥化—漠河”的区间牌前,徐敬东向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手记

  这是一列开往漠河的“雪国列车”,这是一列开往零下40摄氏度的“冷极列车”。以一名普通乘客的身份,我从哈尔滨上车,一路向北。室外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不戴口罩呼口气觉得整个胸腔都是拔凉拔凉的,但车厢内是温暖舒适的,穿着保暖衣物的我被热出了汗,很多游客都身着短袖。

  火车开行,我跟在列车长徐敬东身后,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走,看着他从容且迅速地处理着车上的各种问题,看着列车员们各司其职,面对旅客时主动且贴心。

  车往北开,车窗的冰花结了一层又一层,车厢内舒适的温度里夹杂着天南海北的口音,我时常忘记,这是在黑龙江的冬天。列车上的服务和工作人员,都透露着十足的“东北风”,热情、周到、温暖、细致,有求必应。

  一程守护,一路温暖。徐敬东和他的班组,是十余万一线铁路人的缩影,却与千千万万铁路人有着一样的使命担当。每一列列车都疾驰在大美龙江的如画风景中,每一位铁路人,都以温情书写服务答卷,年复一年,用责任守护着八方来客的平安出行。(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任编辑:王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