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座北方“小城”
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建有多个大中型厂矿企业
经济发展十分活跃
这里的法庭
嫩江法院多宝山人民法庭
以固稳定、保民生、促发展
为司法服务主线
以“一要二统三抓实”为工作思路
落实省法院部署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多元联动化解纠纷
做牢做实便民利民举措
为打造基层治理“新枫景”
提供了新动能
协同履职形成治理合力,做实“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机制方便人民群众
多宝山人民法庭与多宝山镇政府综治中心联合召开“四所一庭一中心”协调会。各方充分讨论了嫩江市“驿站枫桥”特色调解品牌和嫩江法院“驿法解纷工作室”司法品牌的探索与推行模式,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开展形成统一意见:党委领导是根本保证是政治优势,要实现党委决策部署、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诉源治理的良性互动;依靠群众是基本路线,诉源治理必须激发社会基层自治力量;多元协同是基本格局,“共建共治共享”是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职能前移是机制保障,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处理好司法被动与能动的关系;在实践中创新举措、优化流程、拓展平台、整合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路径。
能动司法助推高效治理,做实“在家门口”化解纠纷服务人民群众
多宝山人民法庭全面融入基层治理组织,实现“一村一法官”全覆盖。辖区法官接到诉源治理指挥中心分流案源,来到多宝山镇矿山村开展诉源治理工作。
当事人徐某与刘某、吕某为雇佣关系,2010年刘某、吕某雇佣徐某搭建猪舍,徐某完工后,刘某、吕某仅给付部分人工费,尚拖欠徐某5万余元,至今已十余年。无奈之下,徐某欲对刘某、吕某提起诉讼。当法官来到刘某家中后,充分听取了刘某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到刘某家中正有两名正在读书的子女,每年所需学费较高,近年家庭收入较少是导致无力偿还欠款的主要原因。法官通过微信将刘某家中情况告知了吕某,并邀请双方进行了视频通话,在交谈中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都是老相识了逐渐相互理解,最终双方自行达成了新的还款计划,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如我在诉”优化司法服务,做实巡回审判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期待
多宝山人民法庭以巡回审判为工作常态,减轻当事人诉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将法庭庭审“搬”到老百姓的面前,实质性化解纠纷。
当事人李某、姜某已结婚20余年,并育有一子现在已经17周岁,因姜某常年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本来回家次数就少,恰逢年关却只带回微薄的收入,女方李某因此产生埋怨,遂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官上门开庭,当事人双方互相指责且争论不下,法官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找准切入点,从双方感情基础及子女养育入手,同时邀请各方长辈化解感情纠葛,最终双方重归于好,且双方表示今后一定做到相互信任、同甘共苦。
“问需于企”创新“菜单式”服务,做实振兴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多宝山人民法庭走访辖区企业黑河农商银行,以继续构筑优化营商“惠企图”,着力打造企业自助、法律援助良性互动的“惠企圈”为契机,及时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做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力争稳步提升辖区营商环境,推动市域经济发展。
座谈中,双方结合金融业服务现状、风险评估、信用评价等相关业务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围绕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监管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详细了解黑河农商行的发展历程、发展规划、面临困难,以及在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实际案例提出了专业意见建议。同时,结合金融行业不良资产清收,介绍了“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诉源治理新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有利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最佳解纷方案。
嫩江市法院多宝山人民法庭坚持“四源共治”,紧盯“四解”解纷关口,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建立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点,开展巡回审判、以案说法、送法下乡等活动,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司法咨询,以能动司法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做优做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