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讯(记者 许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住黑龙江省政协委员肖新光将目光聚焦到网络安全领域。他建议,推进网络安全产业的结构转型,建立共性能力链规划,对供给高水平共性能力的创新主体进行激励和保障,以加强网络安全的共性能力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网络安全是国家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新质生产力潜质,从共性能力和现代产业视角观察,也能发现产业存在的问题。”肖新光表示,当前,网络安全横向生长、低质竞争,背离现代产业运行模式,导致整体供给能力一定程度上处于“样样通,样样松”的状态,不仅检测防护能力参差不齐,有些产品自身的代码安全工程能力低,造成了安全隐患。“我们还面临的综合风险与挑战,也决定了我们需要建设自己完整的公共能力体系。”肖新光说。
他建议,推进网络安全产业的结构转型。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要成为真正的新质生产力,应积极强化共性能力建设,依托共性能力引擎,塑造分工协同、良性竞争的网安产业生态,按照现代产业体系的大分工和大协同发展范式完成现代产业范式破局。建议对网络安全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引导,鼓励专精、扶持优势能力发展,抑制低效投入,促进合理分工,引导网络安全行业有序协同发展。
“我们要深入研究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共性能力需求,对标分析发达国家共性知识与能力建设现状,与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要求对齐,构建包括共性方法、共性技术、共性知识、共性平台在内的功能能力价值链,重点围绕安全规划方法框架、威胁和安全能力知识图谱、公共安全算力平台等进行建设,确立公共资源的运营主体。通过专项投入支持等方式,弥补我国网络安全能力体系中的共性能力差距。”肖新光说。
同时,对供给高水平共性能力的创新主体进行激励和保障。他表示,建议积极展开领域共性能力应用现状和共性能力创新主体调研,了解创新主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围绕下一代安全引擎、安全加固内核、安全芯片等共性能力进行重点支持,鼓励对AI安全等新场景研发共性安全能力,降低AI领域创业安全成本。对运营共性安全能力的平台建设在建设资金、用电、带宽等方面,给予算力中心建设一致的补贴。推进软硬件产品供应链透明化,实现上游能力供应方在最终客户场景的“露出”,反向推动产品厂商选择能力型供应方,既有利于供应链安全治理,也强化了共性能力创新主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