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修建三江源上的“幸福路”
2024-03-14 14:16:09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高寒缺氧的三江源上,西成铁路宛若一条钢铁巨龙穿山而过,将青海、甘肃、四川等地串联,打通当地群众的“回家路”和“致富路”。

  幸福工程有品质

  西成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不仅能够加强兰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互通互联,更能助力乡村振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幸福路”。

  “要发挥技术优势,打造高品质民生工程,当好建设者,当好百姓的‘乡里乡亲’。”开工动员会上,中交一航局三公司西成铁路项目部经理张义明说道。然而开工不久,便遭遇难题,在隆务隧道1号横洞进洞施工中,由于洞口堆积土无粘结力,自稳能力差,导致施工安全风险增高,施工质量难以保障。

  “必须研究出新方案,高质量穿越这个门洞!”项目部副总工、一工区技术负责人余漾带领技术组一连试了多个方案,效果均不理想。如何确保洞门施工同时周边岩石岿然不动,是解题的关键。余漾一连几日蹲守在现场“玩土”,按照洞口岩石堆积样式把碎石堆到一起,研究破题。望着这堆一触即散的碎石堆,他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直接从石碓上方把洞门打开,之后再回填洞门。

  在征询各方意见并通过钻孔堆积土厚度验证,确定方法可行后,余漾立即组织采用暗洞明挖施工。先对洞口堆积土进行清除,随即启动初期支护棚洞施工,最后完成洞门衬砌及回填,不仅避免了洞口穿越堆土坍塌的安全风险,更保证了进洞质量可控,为打造品质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隆务隧道已经全面进入正洞施工,看着现场稳步推进,余漾信心满满:“幸福工程的品质关乎民生,我们的目标就是为老乡们修一条高品质致富路。”

  品质工程讲安全

  公司承建标段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川西高原的过渡地缘带,其中软岩变形等特殊地质犹如薄脆饼干一捏就碎。尤其标段内涉及隧道、路基、桥梁等施工,作业面多、安全风险高,丝毫容不得马虎。

  “老王,这样干活儿可不行!”一大早,安全员白凤祺便喊住了即将上工的王师傅。现场即将进行打钻作业,但白凤祺发现开挖台架下,王师傅正在摆放的防滑铁板有点变形。“踩着没问题,我们有工期考核,先干完这一块儿再说吧。”王师傅并不情愿。白凤祺心里明白,工人们都有考核时长,早干完就能多挣一点,便耐心解释:“放心,情况我会告诉你们负责人,但危险作业万万不可取,咱们现场一点隐患都不能有。”

  随即,白凤祺便组织人员更换了防滑铁板。王师傅和工友们利索地站在铁板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然而打钻期间,台架上最多同时站立8人,台架空间狭小,作业面窄,又是高空作业,更要防止掌子面碎石掉落,这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安全员每天24小时轮班巡查,发现隐患立即停工整改,为打造安全工程,保障工人平平安安回家做实最后一道保障。”白凤祺说罢,继续开始现场巡查。

  安全工程拼速度

  去年12月25日,标段内辅助坑道提前82天完成全部建井任务;今年1月10日,当顺隧道正洞进尺突破1000米……在确保安全平稳的前提下,施工现场捷报频传。

  “劳动竞赛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要进一步压实现场作业班组责任,科学合理优化竞赛目标,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进节点目标。”今年春节,项目团队选择坚守,持续推进现场进度,张义明在动员会上鼓舞道。

  为了实现竞赛目标,所有人都在岗位上高效运转。二工区负责人王建军总是站在掌子面附近拿着手电写写画画。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记录着每一次循环的围岩破碎情况、炮孔残存率。“分析数据发现,影响循环速度的主要还是喷射混凝土,尤其是超挖过大时,喷射过多,耽误时间!”王建军说道。

  在找到提效关键点后,王建军带领团队根据围岩情况动态优化炮孔间距、数量、长度,有力减少了超欠挖情况,调整完后,每次初喷工序可节约40分钟左右,在当顺隧道3号斜井的施工过程中,累计节约工时25720分钟、429小时、17天,创下了月最大进尺204米、月平均进尺150米的纪录,为辅助坑道提前完成建井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团队很多人都接受过玉磨铁路的淬炼,对安全质量、科技创新、诚信履约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张义明坚定地说,“建设国家工程、民生工程是一航人的使命,高品质建设西成铁路,为当地群众打造一条‘幸福路’‘致富路’,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光荣。”(高泓潇)

责任编辑:王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