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车载设备系统里的“发明家”
2024-04-07 15:5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艳芳 葛金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7日讯(王艳芳 记者 葛金鑫)“东风11G机车二端机车感应器及配线对地绝缘测试值100兆欧。”近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务段三棵树车载设备车间信号工孙昌亮边测试,边向工友报告测试结果。

  这个车间负责维护140台内燃机车、60台电力机车和四组动力集中动车组也就是“绿巨人”的车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这些机车是牵引黑龙江省内客运车辆的主要力量,同时也包括前往北京的热门车次如Z16、Z18、Z204等客运车辆。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客运机车安全运行,车头是关键。车载设备是通过前期人工录入数据和实时采集信息,为火车司机提供运行提示,如前方多少米有弯道、多少米是无车状态、前面信号显示是红灯还是绿灯等等,就像车载导航仪一样,保障列车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

  孙昌亮从事车载设备检修工作20年,他对每一个设备的标准和要求都了如指掌。为了方便工作,他研究了许多小发明、小创造,“机车信号X26配线极性测试盒”就是他的代表作。X26配线是连接车下信息接收设备和机车信号主机的一根关键的线,如果它坏了,司机就不知道前方道路的情况,就像蒙着眼睛开车,十分危险。这根线的连接很复杂,只有每8年一次的大修时,才随着设备拆卸拿到车下,但是每次维护都要检测这根线。“所以为了能在车上也完成检测任务,我就研究了这个测试盒。在不拆除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测试。”孙昌亮边解释,边将测试盒吸在了机柜上。“这个测试盒是我利用老旧设备改造的,后面带块强力磁铁,正好能吸在机柜门上,这样我就能解放双手进行测试了。”

  孙昌亮紧贴着后面的机柜,留出的空间刚好够进行测试,只见他打开头灯,对准机箱,熟练地将连在主机箱上的X26配线拔出,与测试盒的连接头对接上,在测试盒拨动端位切换按钮。一番操作,X26配线检查完毕。“这个测试盒是检测极性的,我还有个测试盒是检查绝缘性的。”孙昌亮边恢复设备边解释。

  另外,“LKJ功能扩展盒鸣笛记录测试装置”也是孙昌亮的杰作。这个装置主要用来记录机车鸣笛次数。为了减少噪音污染,也为了司机师傅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鸣笛次数是有严格要求的,该鸣笛时必须鸣笛,不该鸣笛也绝不可以随意鸣笛。“所以我的这个小发明就是检验司机鸣笛是否合理。原来检测一台机车要10分钟,现在有了我的小发明,只需要5分钟,时间缩短了一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说起孙昌亮的创新,十分自豪。

  从事车载设备检修工作20年的孙昌亮,对车载设备各部件了如指掌,并且越干越精细,漏检漏修对于孙昌亮来说都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孙昌亮善于学习和钻研的精神让车间每个年轻人都佩服他,也经常向他请教,每次他都乐此不疲地进行传授。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